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单音词过多,一词多义的现象过滥,就会影响到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交际功能。如“而”,就有“而今”、“而后”、“而且”、“而况”、“忽而”、“进而”、“然而”、“因而”、“从而”、“反而”、“时而”、“继而”等意义;“筑”有“建筑”、“构筑”、“修筑”、“夯筑”等意义,“不筑,必将有盗”(《智子疑邻》)的“筑”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随着语言的发展,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加细致、精确,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词逐步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代替。
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不是说就没有双音词了。不过总的说来,文言文中的双音词比单音词少得多。初学者不了解文言文单音词占绝对优势这一特点,常常会把邻近的两个单音词误当成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中的“其实”是“它的果实”的意思,“其”,它的;“实”,果实。有人却把“其实”理解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意思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显然是不对的。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其中;间,夹杂,间杂。
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交,纵横交错;通,四通八达。
开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开,开阔;朗,明亮。
绝境:“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绝,与外界隔绝;境,地方。
宣言:“(廉颇)宣言曰……”《廉颇蔺相如列传》宣,公开地;言,说。
河南:“臣战河南。”《鸿门宴》 河,黄河;南:南边。
山东:“试使山东六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山,指崤山;东,东边。战国时秦国在今陕西一带,是当时中国的最西部,秦国东部有崤山,再往东就不是秦国了,所以用“山东”称秦以东的国家。
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故,过去的,先前的;事,事情,事例。
其实:“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那;实,实际情况。祖父:“思厥先祖父。”《六国论》 祖,指祖辈;父,指父辈。
然则:“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然,如此;则,那么。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两个连用的单音词由于貌似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词,要多加注意。
上一篇:《异读字》古汉语基础
下一篇:《连绵词》古汉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