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读书人和做官的,除了“名”以外还有“字”,如黄庭坚,字鲁直,不像现在的人,只有个“名字”,不再分“名”和“字”了。古人一般在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jì簪)礼(结发加簪)时取字。
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如屈原,名平,字原(阔宽平坦);曹操,名操,字孟德;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张飞,名飞,字翼德;岳飞,名飞,字鹏举;苏轼,名轼,字子瞻。
古代只有父母长辈可以称呼子女的“名”,平辈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所以一般称别人的“字”。
除了“字”以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字)。别号和名不一定在意义上有联系,别号一般用两个字或三个以上的字,如范蠡,号陶朱公;苏轼,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号山谷道人;辛弃疾,号稼轩;陆游,号放翁。有些人的别号比他的字更为常用,如苏东坡、黄山谷、辛稼轩。
有人认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如杜甫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就称他杜工部。柳宗元,河东人,就称他柳河东。
上一篇:《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制》古汉语基础
下一篇:《谦称和敬称》古汉语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