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道·修改·《中国石拱桥》的修改
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有一段说明,原文是“在世界桥梁史上,石拱桥是比较早的。但中国石拱桥更为悠久”。“石拱桥是比较早的”,说明不明晰,而且前后两句并无转折关系,无需用连词“但”。后来改为“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里将原文两句改为两个自然段落:前一段泛指石拱桥的历史及其作用,后一段集中说明中国的石拱桥。这样说明,明晰、确切;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就突出了。
还有一段说明,原文是:“石拱桥是以石拱为骨干而修成的桥。拱是弯曲的梁,梁是跨河越谷的桥身,桥身虽是弯曲的,但它上面的结构形成平坦的桥面,面上铺路就可走人行车。石拱是用石头块拼砌成的拱,石拱桥就是用石块造成的桥。”这一段用的是科学语体的本色语,比较抽象,不耐读。后来作者修改了这一段说明,用比喻手法描述石拱桥的特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改文用“虹”比喻拱桥,形象生动,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上一篇:生活之道·环保·“黑色风暴”来自何处?
下一篇:观念之道·美丑观·《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