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友书·狱中上梁王书》注释与鉴赏
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①,白虹贯日②,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③,太白食昴④,昭王疑之。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⑤,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⑥。
昔玉人献宝⑦,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⑧。是以箕子阳狂⑨,接舆避世⑩,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⑪,子胥鸱夷⑫,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⑬。”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⑭;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⑮。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⑯,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⑰;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⑲;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⑳,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㉑,卒相中山;范雎摺胁折齿于魏㉒,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㉓,捐朋党之私㉔,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㉕,徐衍负石入海㉖。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㉗,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㉘,缪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㉙,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㉚,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㉛。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㉜,积毁销骨也㉝。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㉞,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㉟。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㊱!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㊲。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㊳,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㊴,而不说田常之贤B40,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㊶,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亡厌也。夫晋文亲其仇㊷,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㊸,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㊹,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㊺。越用大夫种之谋㊻,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㊼,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㊽。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㊾,堕肝胆㊿,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51〕。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52〕,要离燔妻子〔53〕,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54〕,众莫不按剑相眄者〔55〕。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56〕,轮囷离奇〔57〕,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58〕。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59〕,只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60〕,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61〕,怀龙逢、比干之意〔62〕,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63〕,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64〕,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65〕,载吕尚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66〕。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67〕,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68〕。今人主沉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69〕,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70〕,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71〕。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砥厉名号者〔72〕,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73〕;邑号朝歌,墨子回车〔74〕。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75〕,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注释]① 荆轲: 战国末卫人。燕丹: 燕太子丹。他厚养荆轲,让荆轲去刺杀秦王。② 白虹贯日: 传说荆轲的精诚感动了上天,出现了“白虹贯日”的现象。贯: 穿过。③ “卫先生”句: 秦将白起伐赵,在长平大败赵军,打算乘胜灭赵,派卫先生请秦昭王增兵输粮,被范雎所阻。④ 太白: 金星的古名。昴(mǎo): 星宿名。古人认为天上的昴宿相当于地上赵国的地带,太白食昴主赵地将有兵事。⑤ 谕两主: 使两主明白。谕: 告诉,吩咐。⑥ 孰: 通“熟”,仔细,周详。⑦ 玉人: 指楚人卞和。传说卞和得璞,献给楚厉王,经治玉的人鉴定说是石头,厉王砍掉卞和的一只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璞,治玉的人又说是石头,武王又砍断他的另一只脚。到文王时,卞和抱璞哭了三天三夜,流出血泪,文王命玉工去治,果然得到宝玉。⑧ “李斯”二句: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辅佐始皇统一天下。二世胡亥即位,听信赵高谗言,斩李斯于咸阳。⑨ 箕子: 纣王的叔父。纣王无道,箕子谏,不听。箕子怕遭祸,就假装疯癫。阳: 通佯,假装。⑩ 接舆: 楚国的隐士。⑪ 比干: 纣王时的贤臣,他极力劝谏,被剖心而死。⑫ 子胥: 伍子胥,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停止伐齐,触怒夫差,后来命他自杀。尸体装入皮口袋,投入江中。鸱(chī)夷: 皮口袋。⑬ 白头如新: 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一样。形容相知不深。倾盖如故: 谓相知的人,即使短时间相处,也和老朋友一样。倾盖: 两辆车路上相遇,停车交谈,两车紧靠,以致车盖倾斜。⑭ “故樊於(wū)期”二句: 秦将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把头借给荆轲协助太子丹完成刺秦王的事。⑮ “王奢”三句: 王奢,齐臣,逃到魏国。齐国进攻魏国,王奢登城对齐将表示不愿苟且偷生,连累魏国,在城上自杀。⑯ 死: 为……而死。⑰ “是以苏秦”二句: 苏秦,战国时纵横家。曾任六国纵约长。后来遭秦破坏,纵约瓦解,失去诸侯的信任。只有燕昭王仍然信任他。尾生: 传说他同一个女子约定在桥下会面,女子未到,大水涨了,他也不离开,抱住桥柱,终于淹死。这里说他极守信用。⑱ “白圭”二句: 白圭,战国时中山国将领。国君因他失掉六城,要杀他。他逃到魏国,受到魏文侯的厚遇,替魏国征服了中山。⑲ 食(sì): 给人吃,一说是“赐”字之误。(jué tí): 良马。⑳ 剖心析肝: 犹肝胆相照。㉑ 司马喜: 战国时人,传说他在宋国受过膑刑,后做了中山国的相。㉒ 范雎: 战国时魏人。魏相魏齐怀疑他把魏国的机密泄露给齐国,进行拷打,肋断齿脱。范雎逃到秦国,被任用为相,封应侯。摺(lā): 拉折,折断。㉓ 画: 计策,计划。㉔ 捐: 捐弃,抛弃。㉕ 申徒狄: 传说为殷末人。因谏君不听,投雍水而死。蹈: 投入。㉖ 徐衍: 周末人。因对乱世不满,负石自沉于海。 ㉗ “义不苟取”句: 按照道义,不苟取不正当利益,不在朝廷结党营私。比周: 结党。㉘ 百里奚: 春秋时虞国人。据应劭说,他听说秦穆公英明,沿途乞食,前往投奔,后来秦穆公任他为相。与他书记载不一,可备一说。㉙ 宁戚: 春秋时卫国人。齐桓公在夜里听到宁戚敲着牛角唱歌,就召他谈话,知道他是贤者,任为大夫。饭: 喂。㉚ 季孙: 季桓子,春秋末年担任鲁国上卿。㉛ 墨翟: 战国时鲁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㉜ 众口铄金: 公众的言论,足以熔化金属。㉝ 积毁销骨: 众多的毁谤积聚起来,使人无从申辩,难以生存。㉞ 由余: 秦穆公任用由余,为秦策划,征服西戎,成就霸业。伯(bà): 通霸。㉟ 强威、宣: 使齐威王、齐宣王强大。㊱ 牵: 牵制。系: 束缚。奇偏: 片面。㊲ 朱、象、管、蔡: 即丹朱、象、管叔、蔡叔。丹朱是尧的儿子,不肖,尧不愿传位给他而禅位于舜。象是舜的后母弟,传说象曾同他的父母共同谋害舜。管叔、蔡叔都是周武王之弟。管、蔡同纣王之子武庚一起发动叛乱。周公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㊳ 五伯: 即五霸。侔: 相等。㊴ 子之: 战国时燕王哙的相。他骗取燕王信任让位给他,造成燕国动乱。㊵ 说: 通悦。田常,即陈恒。春秋时齐简公臣。齐简公欣赏他的才能。他杀了简公,后来篡夺齐国政权。㊶ 修孕妇之墓: 传说纣王曾剖孕妇之腹。周武王为被害者修墓。㊷ 晋文: 晋文公重耳。仇: 仇人,指寺人披。晋文公为公子时,寺人披奉晋献公之命去杀他,斩掉他一只衣袖。后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吕甥、却芮要杀他。寺人披去见晋文公,文公不计旧仇,接见了他,他就揭发了吕甥等的阴谋,晋文公得免于难而成霸业。㊸ 齐桓: 齐桓公。仇: 指管仲。管仲曾为公子纠截击公子小白,管仲射小白,中其带钩。后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用管仲为相,使齐国成为霸主。㊹ 商鞅: 曾辅佐秦孝公进行改革,使秦富强。㊺ 车裂: 古代酷刑,用牛或马驾车分裂人的肢体。㊻ 种: 文种,春秋时越国大臣,曾辅佐越王勾践战败吴国,后被迫自杀。㊼ 孙叔敖: 楚国人。三次做过楚庄王的相。《史记·循吏列传》说他:“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㊽ 子仲: 即陈仲子。楚王曾派人以重金聘请他为相,他举家逃走去为人家灌园。㊾ 情素: 真情实意。素: 通愫。㊿ 堕(huī)肝胆: 披肝沥胆。堕,通“隳”,剖开。〔51〕 跖(zhí): 奴隶起义的领袖,统治阶级诬为盗。由: 许由。传说尧打算把天下让给他,被他拒绝。 〔52〕 湛(chén): 通沉,没,这里是消灭的意思。七族: 上至曾祖,下至曾孙。一说是: 父之族,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之子,母之族,从子,妻父母。〔53〕 要离: 吴王阖闾派要离去刺杀庆忌,要离为了接近庆忌,让阖闾砍断其右手,烧死他的妻子,他假装犯罪逃走。〔54〕 投人: 向人投掷。道: 道路。〔55〕 眄(miǎn): 斜着眼看。〔56〕 蟠木: 屈曲的树。柢: 树根。〔57〕 轮囷离奇: 盘绕屈曲的样子。〔58〕 容: 雕刻装饰。〔59〕 随珠: 传说随侯救活了一条受伤的蛇,蛇衔来一颗明珠报答他。〔60〕 游: 宣扬,称誉。〔61〕 伊: 伊尹,辅佐汤灭夏建商的主要功臣。管: 管仲。〔62〕 龙逢(péng): 关龙逢。夏代的贤臣。桀昏庸无道,龙逢强谏,被桀所杀。〔63〕 陶钧: 制造陶器时使用的转轮。 〔64〕 蒙嘉: 人名。荆轲到秦国后贿赂蒙嘉,因蒙嘉引进,得见秦王。〔65〕 泾渭: 泾水、渭水,在今陕西。〔66〕 乌集: 像乌鸦一样一时集合,指素不相识的人,这里指吕尚。〔67〕 越挛拘之语: 超越摆脱拘泥固执的话。〔68〕 昭旷: 光明宽广。〔69〕 帷廧: 指妻妾所居的内室,这里指妻妾宠臣。廧: 通“墙”,宫墙。〔70〕 皂: 喂牛马的木槽。〔71〕 鲍焦: 周朝时隐士。传说他不满当时社会,不愿出仕,宁愿一生穷困,最后抱着树饿死。 〔72〕 砥厉名号者: 讲求修身立名的人。砥厉: 皆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炼的意思。名号: 名誉。〔73〕 “故里名”二句: 曾子,名参。以孝顺著称,用“胜母”作里名,他认为不合孝道,故不进去。〔74〕 墨子: 墨翟,他主张非乐,认为朝歌与自己主张不合,所以到了那里就回车不入。〔75〕 寥廓之士: 志向远大的人士。
[作者]邹阳(约前206—前129),齐(今山东东部)人。初在吴王刘濞手下任职。吴王起兵谋反,邹阳上书谏,不听,遂离去。投梁孝王门下。后被谗言所伤,下狱。将死,上书自陈冤屈。梁孝王见书后,乃使人出之,待为上客。
[鉴赏]这是一封辩冤之信。文始落笔,作者便抖开了历史典故的包袱: 荆轲、卞和、李斯、接舆、比干、范雎……几十个历史人物奔走于笔下。这些典故,或正面用,或反面用,或寓褒贬,或别善恶,或为论据,或成论点,反反复复,重重叠叠,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由于所有典故均围绕“君明臣贤”这一主题,感情又真切激亮,故不嫌堆垛。文章的段段之间,衔接自然,层层演进,一气呵成。高明之处是只反复陈情,却不落一乞怜语,令人感到情至意深,气盛语壮。此文词多偶丽,文多铺排,邹阳虽为景帝时人,其笔法已开武帝时赋风之先了。梁王见信后,立即释放了他,并延为上客,亦可窥此信魅力之一斑了。
上一篇:《书信鉴赏·友书·狱中上建平王书》注释与鉴赏
下一篇:《书信鉴赏·家书·狱中与诸甥侄书》注释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