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论证的王充与《论衡》·《论衡》中的逻辑论证·不可武断应对》注释|译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何以利吾国乎?”孟子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子径①难②以货财之利也?《易》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乾③,元亨利贞④”。《尚书》曰:“黎民亦尚有利哉。”皆安吉之利也。行仁义,得安吉之利,孟子必且语问惠王何谓利吾国,惠王言货财之利,乃可答。若设令惠王之问,未知何趣⑤,孟子径答以货财之利。如惠王实问货财,孟子无以验效也;如问安吉之利,而孟子答以货财之利,失⑥对上⑦之指,违道理之实也。(《论衡·刺孟篇》)
【注释】①径:直接,武断。②难:反驳、质问对方。③乾:乾卦。《周易》中的第一卦。④元亨利贞:元即大;亨即顺利;贞即占卜。⑤趣:旨趣,意思。⑥失:错误。⑦上:指惠王。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要做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事情啊?”孟子回答说:“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利有两种,有货物钱财的利,有平安吉祥的利。梁惠王问“拿什么使我的国家得利”,怎么就知道他想得到不是平安吉祥的“利”,而孟子却武断地以货物钱财的“利”去反驳他呢?《周易》上说:“得此卦见大人吉利”,“得此卦过大河吉利”,“得乾卦,大吉大利”。《尚书》上说:“老百姓也很看重利啊。”说的全是平安吉祥的利。实行仁义就会得到平安吉祥的利。孟子应该姑且先问一问惠王:“你说的使我的国家得‘利’是什么意思?”要是梁惠王说是货物钱财的利,才能够以“仁义而已,何必曰利”来回答。如今还不知道惠王问的是什么意思,孟子就武断地以货物钱财的“利”来对答。如果认为梁惠王确实是问货财的利,孟子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如果惠王是问“平安吉祥的利”,而孟子却以“货物钱财的利”来对答,那就是错误地对答君主的意思,也违背了实际的道理。
【评说】王充对孟子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反驳应该针对论题——这是反驳的最起码的要求。只有弄清对方论题的确切含义,才能做到针对论题;只有针对论题,才能够击中要害,不然的话,你论证得再好也只能是“风马牛不相及”,与论敌毫无相干。
“利”本来有两个含义,即“货财之利”和“安吉之利”,孟子未弄清惠王说的是哪种利,就武断地批评惠王图货财之利,是不对的。从逻辑上说,这是犯了“应对失旨”(也就是“转移论题”)的错误。王充要求在对话、辩论中保持论题同一,不得转移论题。这是形式逻辑同一律在辩论中的应用。
上一篇:《“绝顶的聪明人”韩非与《韩非子》·《韩非子》中的逻辑故事·三人成虎》注释|译文
下一篇:《“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墨子与《墨经》·关于推理、论证·不完全归纳推理》注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