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守平
短篇小说。作者周嘉俊。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 2期,获全国第二届(1979年)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塑造了焊接技术员殷萍这一富有时代朝气的人物形象。她哼着小提琴独奏曲第一次来到科技情报科,要了钥匙在资料室翻了一会,又哼着那个旋律走了。“我”想她是一个不知忧愁,只知欢乐的三十岁的女人。第二天上午,“我”们才发现殷萍头一天留下了一把钥匙,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在资料室里翻资料,整理书刊。在还钥匙的时候,她顺手把英文资料给“我”,让“我”给她翻译,“我”猛然觉得她似曾相识。科技情报科变了,殷萍和科里的几个人一起整理好了资料,她在从资料中寻找使工程提前动工的工艺。休假日,“我”在江边遇上了游泳的殷萍,她提出了在施工中先打桩后挖土的工艺。在总指挥部党委会的扩大会议上,殷萍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施工工艺,并流利地回答着人们的提问。晚上,“我”去给殷萍送译好的资料,她正在拉小提琴。在交谈中,“我”才知道她也有自己心灵上的创伤,也有坎坷的经历。她曾抱着刚一百天的孩子离开了提出离婚的丈夫,去了云南草坝。她离草坝农场的那天正是“我”去的那天,这便是“我”们似曾相识的秘密。不久之后,殷萍的等离子切割机成功了,工程提前动工了。殷萍从“我”手里夺过烟斗点燃了从动工典礼会场上捡来的鞭炮,又高兴地哼起了自编的歌子。殷萍是个有着不寻常经历而又把痛苦放在脑后埋头工作的时代青年的典型,在当时的一片抚摸创伤的痛哭声中,确实是一种“独特的旋律”。作品语言流畅自如,无花哨、造作之感。
上一篇:张学军《狠透铁》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张学军《狼牙山五壮士》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