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宣雅
五幕历史话剧。作者曹禺。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11期。据史书记载,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33年),汉朝宫女王昭君“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自愿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此后,“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便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最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该剧作者曹禺说他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嘱咐,“是用这个题材歌颂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此,剧作赋予王昭君形象以崇高的思想和勇敢的叛逆性格,表达了维护和发展我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时代主题。该剧中的王昭君不仅具有美丽端庄的外形美,而且富有心地善良、思想纯洁、胸怀宽广的内在美。她是美丽的象征,理想的化身,促进民族友好团结的使者。王昭君出身贫寒,心灵朴实而高尚。她十九岁时不幸被选入汉宫封为“待诏”,长期熬受着孤寂凄苦的生活。然而,王昭君并不甘心这样白白耗费自己美好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透过声声摇篮曲《长相知》的动听歌唱,展示了她要冲出窒息的深宫的理想和叛逆性格。姜夫人一心攀龙附凤、追求荣华富贵的庸俗哲学,孙美人的悲惨遭遇所带来的心灵创伤,都有力地对比和衬托出王昭君纯洁、高尚的思想和不屈的叛逆性格。所以,当匈奴单于呼韩邪来到汉朝求亲时,王昭君毅然主动请行,以摆脱不幸的命运。王昭君这一“戏剧性”的举动,不仅完全符合她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也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她悲剧人物的形象,使“昭君出塞和番”融入胡汉修好、民族团结的历史内容,既合情合理,又令人可感可亲,从而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比较完美的结合。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为百年之好,不惜万里迢迢,随单于到匈奴。作为匈奴阏氏的王昭君又致力于匈奴与汉朝友好的大业。她痛斥排斥匈奴的汉朝国舅王龙,帮助单于平息了反对汉匈友好的匈奴将领温敦的叛乱,赢得了呼韩邪的爱慕和信赖,与之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该剧作者匠心独运,一反过去历史上王昭君凄凄惨惨的悲剧形象,而把她塑造成一个“淡淡装,天然样”“款款地行”“从容地走,把定前程,我一人敢当”的“笑盈盈”的王昭君。她敢于向命运勇敢挑战,为了民族团结和睦大业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由于剧作家同时又是诗人,因而该剧也和作者的其他剧作一样,一方面有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另一方面作品又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把展示戏剧冲突的发展进程与展示人物内心的冲突结合起来,运用大量抒情诗风格的人物内心独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促进了剧情的发展。剧中王昭君的美丽多情,善良坚强;单于呼韩邪的刚毅豪放;温敦的狡诈凶狠;老奴隶古伶仃的幽默机智,都写得比较成功。该剧于1979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上一篇:孙宜君《王亚凡诗抄》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孙宜君《王老九诗选》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