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艳华
三幕七场话剧。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集体创作,金山执笔。发表于《剧本》1958年6月号。该剧以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惨案”为中心,有力地反映了1923年“二七运动”的革命斗争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工人阶级的反抗精神。剧作的成功之处,首先表现在它对“二七”运动进行了较高的艺术概括,从大量的史料中,选择了几个重要的情节勾画出这场伟大斗争的全貌,真实生动而又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如“压道车事件”,反映了“二七”运动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一幕,正面展现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与军阀吴佩孚相互勾结、镇压工潮的丑恶嘴脸;“林祥谦就义”一场,则表现了工人阶级前赴后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该剧火热而昂扬的基调与所表现的主题及题材是和谐而统一的,具有史诗般的艺术风格。其次,该剧成功地塑造了几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为中国当代话剧艺术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对施洋、林祥谦的刻画上。他们出身不同,个性迥异:一个热情似火、口若悬河,一个沉默寡言、淳朴刚毅,然而他们却相互理解、配合默契,共同领导了一场伟大的工人运动。剧作者把他们放在斗争的尖端、风暴的中心来刻画,在危急关头展露他们性格的闪光点。另外对反面人物如白坚武、赵继贤等人的描写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这些正反面主要人物都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然而剧作者却并没有拘泥于历史真实,而是在生活真实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概括、加工与再创造,使之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该剧以情节戏为中心,具有很强的戏剧效果;同时又力图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丰富剧情,如在浓厚的悲剧氛围中穿插一些喜剧性情节,在通俗晓畅的语言环境中糅进一些精美的诗句,使全剧显得张弛有致、情深意浓。剧作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努力把握时代的生活节拍,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同时又辅以浪漫主义的某些手法,表达对理想境界及革命前途的乐观瞻望。特别在最后一场,为表现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暗转,施洋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林祥谦的塑像随之徐徐转动,幕后雄浑的独白伴以悲壮的《国际歌》声,长堤下降,江水泛着红波,充满革命浪漫主义诗情画意的舞台效果,为全剧烘托了气氛,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该剧上演后,受到观众广泛的好评,曾被改编为影片《风暴》。
上一篇:周裕国《红色的十月》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下一篇:孙宜君《红花满山》当代文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