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时选材的办法,即对材料的裁割取舍。
作文如成衣。在最后缀合缝制之前,必须先将材料剪成大小适当的片断。要“量体裁衣”,如果作者放任材料堆砌,巨细不捐,则可能淹没主题,让人不知所云。如果下功夫剪裁一番,则可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剪裁的依据是文章的主题,根据表现主题的要求,将材料分出主次,决定详略。例如《曹刿论战》一文,着重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以及“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战术原则,因此以很大篇幅详细叙述了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一番议论以及战后对战斗过程的分析。而作为分析依据的战斗过程只用寥寥数十字带过。又如,《木兰诗》细致地描写了木兰为应征入伍的年老父亲忧虑的心情,代父从军的准备以及在黄河边、黑山头宿营时对父母的眷念,也写了凯旋归里后父母姐弟的欢悦和伙伴的惊诧,其中不乏细腻地描绘和回环复沓的渲染;但一年间的征战,却只用了30字。详略取舍紧紧围绕服务主题的宗旨。
对材料进行剪裁,有时也从表现手法运用的角度考虑详略。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就是如此。董卓的大将华雄连劈三人,杀得孙坚丢盔弃甲,17路诸侯一筹莫展,这些都是实写。在万分窘迫的情势下,位置低下的马弓手关羽要求出战,引起众人的非难和辩论,也是详写。曹操为关羽斟酒,关羽出帐,斩了华雄回来,“其酒尚温”。这是虚写。罗贯中对关、华交锋一字不提,只用酒犹未凉表现关羽的勇、猛、神速,斩华雄的轻而易举,如探囊取物。有了前后的铺垫,这种虚实的剪裁手段效果奇佳。
上一篇:制度的写作手法
下一篇:动态描写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