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童话《[丹麦]安徒生·钟声》鉴赏
[丹麦]安徒生
黄昏的时候,太阳正在下沉,烟囱上飘着的云块泛出一片金黄的光彩;这时在一个大城市的小巷里,一忽儿这个人,一忽儿那个人全都听到类似教堂钟声的奇异的声音。不过声音每次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因为街上隆隆的车声和嘈杂的人声总是把它打断了。
“暮钟响起来了!”人们说,“太阳落下去了!”
城外的房子彼此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而且都有花园和草坪;因此城外的人就可以看出天还是很亮的,所以也能更清楚地听到这个钟声。它似乎是从一个藏在静寂而清香的森林里的教堂里发出来的。大家朝这声音飘来的方向望,不禁起了一种庄严的感觉。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人们开始互相传说:“我不知道,树林里会不会有一个教堂?钟声的调子是那么奇怪和美丽,我们不妨去仔细瞧一瞧。”
于是富人坐着车子去,穷人步行去;不过路似乎怎样也走不完。当他们来到森林外面的柳树林跟前的时候,就坐下来。他们望着长长的柳树枝,以为真的已经走进森林里来了。城里卖糕饼的人也搬到这儿来,并且搭起了帐篷。接着又来了一个卖糖果的人,这人在自己的帐篷上挂起了一口钟;这口钟上还涂了一层防雨的沥青,不过它里面却没有钟舌。
大家回到家里来以后,都说这事情很新奇,比他们吃过一次茶还要新奇得多。有三个人说,他们把整个的树林都走完了,一直走到树林的尽头;他们老是听到这个奇怪的钟声,不过那时它似乎是从城里飘来的。有一位甚至还编了一只歌,把钟声比成一个母亲对一个亲爱的好孩子唱的歌——什么音乐也没有这种钟声好听。
这个国家的皇帝也听到了这件事情。他下一道圣旨,说无论什么人,只要能找出钟声的发源地,就可以被封为“世界的敲钟人”——哪怕他所发现的不是钟也没有关系。
这么一来,许多人为了饭碗问题,就到树林里去寻找钟。不过在回来的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说出一点道理。谁也没有深入树林,这人当然也没有,可是他却说声音是住在一株空树里的大猫头鹰发出来的。这只猫头鹰的脑袋里装的全是智慧。它不停地把脑袋撞着树。不过这声音是从它的脑袋里发出来的呢,还是从空树干里发出来的呢,他可没有把握下个判断。他总算得到了“世界的敲钟人”这个职位,因此他每年写一篇关于猫头鹰的短论。不过大家并没有因为读了他的论文而变得比以前更聪明。
在举行坚信礼的那一天,牧师发表了一篇漂亮而动人的演说。受坚信礼的孩子们都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因为这是他们生命中极重要的一天。他们在这一天从孩子变成了成年人。他们稚气的灵魂也要变成更有理智的成年人的灵魂。当这些受了坚信礼的人走出城外的时候,处处照着灿烂的太阳光,树林里那个神秘的大钟发出非常洪亮的声音。他们想立刻就去找这个钟声;因此他们全都去了,只有三个人是例外。一个要回家去试试她的参加舞会的礼服,因为她这次来受坚信礼完全是为了这件礼服和舞会,否则她就决不会来的。第二个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他受坚信礼穿的衣服和靴子是从主人的少爷那儿借来的;他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归还。第三个说,在他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以前,决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他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即使受了坚信礼,仍然是如此。人们不应该笑他!——但是人们却仍然笑他。
因此这三个人就不去了。别的人都连蹦带跳地走了。太阳在照耀着,鸟儿在唱着,这些刚刚受了坚信礼的人也在唱着。他们彼此手挽着手,因为他们还没得到什么不同的职位,而且在受坚信礼的这天大家在我们的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不过他们之中有两个最小的孩子马上就感到腻烦了,所以他们两个人就回到城里去了。另外还有两个小女孩子坐下来扎花环,也不愿意去。当其余的孩子走到那个卖糕饼的人所在的柳树林里的时候,他们说:“好,我们算是到了。钟连影子都没有,这完全是一个幻想!”
正在这时候,一个柔和而庄严的钟声在树林的深处响起来;有四五个孩子决计再向树林里走去。树很密,叶子又多,要向前走真是不太容易。车叶草和秋牡丹长得非常高,盛开的旋花和黑莓像长花环似的从这棵树牵到那棵树。夜莺在这些树上唱歌,太阳光在这些树上嬉戏。啊,这地方真是美丽得很,不过这条路却不是女孩子可以走的,因为她们在这儿很容易撕破自己的衣服。这儿有长满各色青苔的石块,有潺潺流着的新鲜泉水,发出一种“骨碌,骨碌”的怪声音。
“这不会是那个钟吧?”孩子中有一个问。于是他就躺下来静静地听,“我倒要研究一下!”
他一个人留下来,让别的孩子向前走。
他们找到一座用树皮和树枝盖的房子。房子上有一棵结满了苹果的大树。看样子它好像是把所有的幸福都摇到这个开满玫瑰花的屋顶上似的。它的长枝子盘在房子的三角墙上,而这墙上正挂着一口小小的钟。难道大家听到的钟声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吗?是的,他们都有这种看法,只有一个人是例外。这人说,这口钟太小,太精致,决不会叫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得见!此外,他们听到过的钟声跟这钟声完全不同,因为它能打动人的心。说这话的人是国王的儿子。因此别的人都说:“这种人总是想装得比别人聪明一点。”
这样,大家就让他一个人向前走。他越向前走,他的心里就越充满了一种森林中特有的静寂之感。不过他仍听见大家所欣赏的那阵小小的钟声。有时风把那个糕饼店里的声音吹来,于是他就听到大家在一面吃茶,一面唱歌。不过洪亮的钟声比这些声音还要大,好像有风琴在伴奏似的。这声音是从左边来的——从心所在的那一边来的。
有一个沙沙的响声从一个灌木丛中飘出来。王子面前出现了一个男孩子。这孩子穿着一双木鞋和一件非常短的上衣——短得连他的手肘也盖不住。他们彼此都认识,因为这个孩子也是在这天参加过坚信礼的。他没有能跟大家一起来,因为他得回去把衣服和靴子还给老板的少爷。他办完了这件事以后,就穿着木鞋和寒碜的上衣独自一人走来,因为钟声是那么洪亮和深沉,他非来不可。
“我们一块儿走吧!”王子说。
这个穿着木鞋的孩子感到非常尴尬。他把上衣的短袖子拉了一下,说他恐怕不能走得像王子那样快;此外,他认为钟声一定是从右边来的,因为右边的景象很庄严和美丽。
“这样一来,我们就碰不到头了!”王子说,同时对这穷苦的孩子点了点头。孩子向这树林最深最密的地方走去。荆棘把他寒碜的衣服钩破了,把他的脸、手和脚划得流出血来。王子身上也有好几处伤痕,不过他所走的路却充满了太阳光。我们现在就要注意他的行程,因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即使我走到世界的尽头,”他说,“我也要找到这口钟!”
难看的猢狲高高地坐在树上做怪脸,露出牙齿。“我们对他身上扔些东西吧!”它们说,“我们打他吧,因为他是一个国王的儿子!”
不过他不怕困难,他一步一步地向树林的深处走。那儿长着许多奇异的花:含有红蕊的、像星星一样的百合花,在微风中射出光彩的、天蓝色的郁金香,结着像大肥皂泡一样发亮的果实的苹果树。你想想看,这些树在太阳光中该是多么光彩夺目啊。
四周是一片非常美丽的绿草原。草上有公鹿和母鹿在嬉戏,而且还有茂盛的栎树和山毛榉。草和藤本植物从树缝里长出来。这一大片林木中还有静静的湖,湖里还有游泳着的白天鹅,它们在拍着翅膀。王子站着静静地听。他常常觉得钟声是从深沉的湖里飘上来的;不过他马上就注意到,钟声并不是从湖里来的,而是从森林的深处来的。
太阳现在下沉了,天空像火一样地发红,森林里是一片静寂。这时他就跪下来,唱了黄昏的赞美歌,于是他说:
“我将永远看不到我所追寻的东西!现在太阳已经下沉了,夜——漆黑的夜——已经到来了。也许在圆圆的红太阳没有消逝以前,我还能够看到它一眼吧。我要爬到崖石上去,因为它比最高的树还要高!”
他攀着树根和藤蔓在潮湿的石壁上爬。壁上盘着水蛇,有些癞蛤蟆也似乎在对他狂叫。不过,在太阳没有落下去以前,他已经爬上去了。他在这块高处仍然可以看见太阳。啊,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海,他的眼前展开一片美丽的茫茫大海,汹涌的海涛向岸上袭来。太阳悬在海天相接的那条线上,像一座发光的大祭坛。一切融化成为一片鲜红的色彩。树林在唱着歌,大海在唱着歌,他的心也跟它们一起在唱着歌。整个大自然成了一个伟大的、神圣的教堂:树木和浮云就是它的圆柱,花朵和绿叶就是它的柔软的地毡,天空就是它的广阔的圆顶。正在这时候,那个穿着短袖上衣和木鞋的穷苦孩子从右边走来了。他是沿着他自己的道路,在同一个时候到来的。他们急忙走到一起,在这大自然和诗的教堂中紧紧地握着双手。那口看不见的、神圣的钟在他们的上空发出声音。幸福的精灵在教堂的周围跳舞,唱着欢乐的颂歌!
(叶君健译)
黄昏、夕阳、烟囱、金黄的云彩烘托出时断时续的钟声,一同营造出一个美妙的童话情境。但是,安徒生为何让钟声悠扬地回响在美丽的童话之中?它给童话里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改变?钟声究竟从哪里降临?童话开头,一连串的悬念接踵而至。
“类似教堂钟声的奇异的声音”,作者以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就将轻盈、透明的童话提升到庄严、崇高的宗教境界。如果美丽的童话与超越此岸的宗教结合在一起,那该是一种怎样动人的力量?
钟声改变了童话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人们在“隆隆的车声和嘈杂的人声”的缝隙中转而倾听高远的钟声。这里,“隆隆的车声和嘈杂的人声”与“钟声”都具有象征意味:前者象征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形式,后者象征人们内心中的圣灵之音。在圣灵之音的召唤下,人们渐渐复苏了倾听的欲求。然而,凡俗中的人们由于长久地遗忘了“倾听”,一旦被圣灵之音召唤,除了感到惊奇、新奇,便是陌生。他们因此将圣灵之音误认为“暮钟”、森林里教堂的声音,等等。
那么,圣灵之音源自哪里?这是童话的重心所在,也是贯穿整个童话的“钟声”的象征意义。
按照童话的结构安排,我们可以将童话的内容划分为两个部分:倾听钟声与寻找钟声。其中,倾听钟声只是寻找钟声的起因和铺垫,寻找钟声才构成了童话无限丰富的内容。寻找钟声的过程充满了犹疑和曲折,情节的发展便呈现出阻滞和繁复。不过,寻找钟声的过程在让作者的思想借助童话的形式破土而出的同时,也让童话的容量备受考验。事实上,只要细读童话,便会发现:寻找钟声的过程始终被作者有意延宕,悬念迟迟没有揭开,由此,愈发体现出精神探索的艰难。
先是富人、穷人不约而同地上路了,这意味着钟声消解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对立。或者说,在圣灵之音的感召下,富人与穷人都是圣灵的平等子民。接着,“城里卖糕饼的人”、“卖糖果的人”等也上场了,这意味着圣灵之音暂时将市民从凡俗的生活中拯救出来。但是,由于他们将寻找的目光仅仅锁定在森林,内心与圣灵之音没有任何接通之处,皆未果而返。后来,“皇帝”与“世界的敲钟人”一同上演了“皇帝的新装”,指鹿为马,自欺欺人。寻找钟声的过程似乎被悬置。
但是,悬置是为了新一轮寻找的开始。安徒生其实是将寻找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的身上。原因在于:他们是“受坚信礼的孩子们”,存留着“稚气的灵魂”,这使得他们拥有一颗易于感动的心。但是,仅有感动之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和虔信。第一次上路时,有的孩子腻烦了,有的孩子坐下来扎花环,其他的孩子在无望之时认定钟声来自幻想。第二次上路时,有的孩子或将泉水声认作钟声,或将一个小小的钟认作所要寻找的对象。只有王子与贫儿不畏艰难险阻,虔诚寻找,从不同的方向会合在一起,共同聆听圣灵的钟声,并终于感悟:钟的有无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拥有一颗倾听圣灵的心灵,就能够听到高远的钟声。
除了精神探索,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的艺术探索。丹麦儿童文学评论家乔治·勃兰兑斯在《童话诗人勃兰兑斯》一文中盛赞《钟声》的叙述是“卓越的”(《丹麦安徒生研究论文选》,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在《钟声》里,作者一再延宕孩子们接近圣灵之声的时间,以扩大童话这一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意义空间。从这一点出发,孩子们对于钟声的寻找不是对成人寻找钟声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的对比和推进。情节的发展与精神的探寻结伴而行,忽而濒于绝境,忽而绝处逢生,引人入胜。另外,景色描写不仅是延宕情节的方式,而且构成童话独特的美学存在。童话中的风景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品格,而且具有神的高贵品质。如果没有风景作为背景,钟声的呼唤将会成为一种干涩的声音。
(徐妍)
上一篇:外国童话《[丹麦]安徒生·坚定的锡兵》鉴赏
下一篇:外国童话《[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