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六朝文学·王粲·登楼赋》原文、赏析、鉴赏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2〕。览斯宇之所处兮〔3〕,实显敞而寡仇〔4〕。挟清漳之通浦兮〔5〕,倚曲沮之长洲〔6〕。背坟衍之广陆兮〔7〕,临皋隰之沃流〔8〕。北弥陶牧〔9〕,西接昭丘〔10〕。华实蔽野〔11〕,黍稷盈畴〔12〕。虽信美而非吾土兮〔13〕,曾何足以少留〔14〕!
遭纷浊而迁逝兮〔15〕,漫逾纪以迄今〔16〕。情眷眷而怀归兮〔17〕,孰忧思之可任〔18〕?凭轩槛以遥望兮〔19〕,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20〕,蔽荆山之高岑〔21〕。路逶迤而修迥兮〔22〕,川既漾而济深〔23〕。悲旧乡之雍隔兮〔24〕,涕横坠而弗禁〔25〕。昔尼父之在陈兮〔26〕,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27〕,庄舄显而越吟〔28〕。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29〕。
唯日月之逾迈兮〔30〕,俟河清其未极〔31〕。冀王道之一平兮〔32〕,假高衢而骋力〔33〕。惧匏瓜之徒悬兮〔34〕,畏井渫之莫食〔35〕。步栖迟以徙倚兮〔36〕,白日忽其将匿〔37〕。风萧瑟而并兴兮〔38〕,天惨惨而无色〔39〕。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40〕,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41〕,意忉怛而憯恻〔42〕。循阶除而下降兮〔43〕,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44〕,怅盘桓以反侧〔45〕。
〔1〕本篇是建安时期有代表性的一篇抒情小赋,为作者避乱荆州登城楼所作。所登之楼究在何处,向无定说,有谓江陵城楼,有谓当阳城楼。
〔2〕聊:姑且。暇:通“假”,借。销忧:排解忧闷。
〔3〕斯宇:此楼。所处:指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4〕显敞:明亮、宽敞。寡:少。仇:匹敌。
〔5〕“挟清漳”句:意思是城楼在漳水的一条支流边上。挟,带。浦,大水有小口别通它水。
〔6〕“倚曲沮(ju)”句:意思是城楼靠着曲折的沮水的一块长洲。洲:水中陆地。
〔7〕背:背面,指北面。坟衍:地势高平。
〔8〕临:面临,指南面。皋:水边地。隰(xi):低湿地。沃流:使土地肥沃的水流。
〔9〕弥:终至。陶:指陶朱公,即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牧:郊外。传说江陵附近有陶朱公墓,因此称其地为“陶牧”。
〔10〕昭丘:楚昭王的墓地,在当时东南七十里。
〔11〕华:同“花”。实:果实。
〔12〕黍稷(ji):泛指庄稼。黍:黍子。稷:谷子。畴:田野。
〔13〕信:的确。土:指故乡。
〔14〕曾:语助词。足:值得。少留:短暂停留。
〔15〕纷浊:指董卓等专权残暴,政治混乱。纷:纷扰。迁逝:迁徙流亡。
〔16〕漫:长久。逾纪:超过了一纪。一纪指十二年。迄:至。
〔17〕眷眷:形容依依不舍的样子。
〔18〕任:当,经受。
〔19〕凭:依靠。轩:有窗的长廊。槛:栏杆。
〔20〕极目:放眼远望。
〔21〕荆山:山名,在今湖北南漳。岑(cen):小而高的山。
〔22〕逶迤:长而曲折的样子。修:长。迥:远。
〔23〕漾(yang):水流长。济:渡。
〔24〕雍隔:阻塞隔绝。雍:通“壅”。
〔25〕横坠:零乱地落下。
〔26〕尼父:即孔子。在陈:孔子在陈国被困,曾叹息地说:“归欤(回去吧)!归欤!”
〔27〕“钟仪”句:春秋时楚国钟仪被晋国俘囚,晋侯让他弹琴,他弹的仍是楚调。幽,囚。
〔28〕“庄舄(xi)”句:越国人庄舄在楚国为官,病时思念故乡,仍用越国方言说话、呻吟。显,指地位显赫。
〔29〕穷达:指患难失意和富贵得志。异心:不同的心情,指改变思乡的感
情。
〔30〕唯:想。日月:代指时间。逾迈:消逝。
〔31〕俟(si):等待。河清:《左传》:“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传说黄河水一千年清一次。后以河清比喻时世太平。极:至。
〔32〕冀:期望。王道:王政。一平:统一太平。
〔33〕假:借。高衢(qu):大路。骋力:施展才力。
〔34〕“惧匏(pao)瓜”句:孔子曾说:“吾岂匏瓜(一种葫芦)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我不能像匏瓜那样,挂在那里而不被任用。徒悬,白白地挂着。
〔35〕“畏井渫(xie)”句:《周易·井卦》:“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意思是淘净了井没人吃水,是很痛心的。井渫,把井淘干净。
〔36〕栖迟:游息。徙倚:徘徊。
〔37〕忽:迅速。匿:藏。
〔38〕萧瑟:风声。
〔39〕惨惨:暗淡无光。
〔40〕阒(qu):寂静。
〔41〕凄怆:悲伤。
〔42〕忉怛(daoda):哀伤。憯(can)恻:悲痛。憯:同“惨”。
〔43〕循:沿着。阶除:楼梯。
〔44〕夜参半:直到半夜。参:及。
〔45〕怅:惆怅,悲伤。盘桓:徘徊,这里指反复考虑。反侧:身体翻来复去。
作者由登楼之所见而引发了怀乡情绪,又由对家乡纷乱的现实之回忆联想到时光流逝、功业未就,从而不禁唏嘘。全赋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感情真挚自然,风格沉郁,表现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特色。
上一篇:《宋代文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宋代文学·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