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赏析、鉴赏
剑外忽传收蓟北〔2〕,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
〔1〕唐代宗宝应二年,唐王朝部队先后收复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叛军首领史思明子史怀义兵败自缢,余部投降,延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平定。杜甫是逃难入川的,这时旅居梓州(今四川三台),闻讯狂喜,写下这首诗。河南,主要指黄河南面的洛阳、汴州(今开封)。河北,指黄河北面的孟州(今河南孟县)、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汲县),北延至蓟州(今天津蓟县)等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杜甫家乡巩县,在洛阳附近,这时也已经收复,长期流浪的诗人积极作回乡的准备。
[2]剑外:剑门关以南,诗人指自己所在的四川梓州。古时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从中原来看,四川中部地区在剑门关之外。蓟北,泛指今河北省北部地区。当时的蓟州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3]白日:明亮的阳光。青春:指春天。还乡:指还东都洛阳,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
[4]“即从”二句:巴峡,指今重庆以东二十里的一段长江险峻水路。即巴郡三峡(明月峡、铜罗峡、石洞峡),古代巴郡郡治即在今重庆市。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是现在的长江三峡之一;长江三峡中也有巴峡,与诗中所指的巴峡同名而非一地。二句是诗人设想的还乡路线。
官军收复失地,战争结束,在外乡漂泊的流亡者可以还乡了。诗人初闻喜讯,“涕泪满裳”,悲喜交集;“却看妻子愁何在”,写出全家的欢乐;“漫卷诗书”,“纵酒”、“放歌”,写出欣喜若狂;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眼前一切都变了样,准备结伴还乡。末二句更是思绪如飞,归心似箭。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描绘了经过战乱的流亡者忽闻故乡光复消息的惊喜欲狂的神态和还乡之心切,曾引起普遍的共鸣。《杜诗详注》说:“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卒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杜甫一生很少情调欢快的诗,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以轻快的心情,唱出欢欣的调子,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历代评家皆以本诗为千古绝唱。
上一篇:《清代文学·梁启超·金缕曲》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三国六朝文学·魏晋民谣·陇上为陈安歌》原文、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