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选第十)》原文、赏析、鉴赏
冯 至
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
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
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
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
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
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
行人多半是不知去处。
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
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
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
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
给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
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十四行》写于1941年,是冯至试图在中国诗苑里建立一种新体格律诗的尝试。十四行体(商籁体)是从英国传入的一种诗体,西欧各国诗人纷纷模仿,据闻一多谈规范的商籁体:前八行为一大段,其中每四行为一小段,第八句必须停顿;后六行为一大段,其中每三行为一小段(或前四后二各为一小段)。四小段分别为起、承、转、合,忌成直线。冯至并没有严格遵守这种诗体的传统格律,而是在德国诗人里尔克影响下采用“变体”。他的十四行诗,利用十四行章句结构的特点,保持汉语语调的自然,是中国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共二十七首,这里选的是第十七首。第一大段以两种道路相对照,起段是真实的原野里充满生命的活泼的路,承段举出过去心里所想的路,它是“宛转”的,而且人们多半已经放弃了它。前者是在战争的现实中,人们所拥护的民族求生存的、朝气蓬勃、生动活泼的道路;后者指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个人奋斗或其他不切实际的幻想。后一大段的转段是四句,说明民族求生存之路是无数群众和牺牲者踏出来的。末二句是最后一小段,归合主旨说明应踏着先驱者的脚步走他们的路。诗中寄寓的虽然仍是个人的感情,但这些感情已与民族的感情和利益联系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的进步和诗作境界的扩大。
上一篇:《元代文学·王冕·劲草行》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三国六朝文学·世说新语·华歆王朗》原文、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