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何景明·答望之》原文、赏析、鉴赏
念汝书难达,登楼望欲迷〔2〕。天寒一雁至〔3〕,日暮万行啼〔4〕。饥馑饶群盗,征求及寡妻。〔5〕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6〕
〔1〕这是何景明给孟洋(字望之)的答诗。孟洋是何景明的内弟,又是同年和诗友,任大理寺卿,有诗集《有涯集》。何景明(公元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河南信阳人,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曾因指控权宦刘瑾被罢官,刘瑾伏诛后复起。这首诗大致作于他罢官流落外地时。他与李梦阳同为“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他的诗近体、歌行取法初、盛唐,古体取法汉魏,但又反对一味摹拟,而主张“领会神情,临景构法,不仿形迹”,“舍筏登舟”。 有《大复集》。
〔2〕望欲迷:视野模糊不清的状态。
〔3〕一雁至:喻望之来信。
〔4〕万行啼:雁阵悲鸣,又暗喻无数饥民悲啼。
〔5〕“饥馑”二句:饥馑,《尔雅》释,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这里代指灾荒。征求,搜刮聚敛。杜甫《又呈吴郎》:“已诉征求贫到骨,更思戎马泪沾巾。”二句意为饥民流离,盗贼猖獗,官府苛捐暴敛,连寡妇也不放过。
〔6〕“江湖”二句:江湖,泛指社会、民间。摇落,动荡、凋落。二句意为草木凋零,社会凋蔽动荡不安,到何处安栖呢。
这首五律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也流露了自己的漂泊感伤,同情民间疾苦和个人身世飘零的情怀交融在一起。以诗代信,是古代诗人交往的传统,写给至亲好友,行文自然真实亲切,诗中又多用双关语,更耐人寻味。
上一篇:《明代文学·李梦阳·秋望》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冰心·繁星》原文、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