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谭嗣同·潼关》原文、赏析、鉴赏
终古高云簇此城〔2〕,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3〕,山入潼关不解平〔4〕。
〔1〕这首诗写于作者十八岁时。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谭嗣同(公元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激进派。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同时被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在文学上也是一个革新者,主张散文通俗化,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风格豪迈、雄健。 有《谭嗣同全集》。
〔2〕终古:从古到今。
〔3〕“河流”句:黄河奔流在广阔的原野上还嫌受束缚。 河,指黄河。
〔4〕“山入”句:意谓潼关以西山势更加起伏不平。 不解平,不知什么是平坦。
这首诗是作者早年从湖南赴兰州省亲途经潼关时所作。 诗中描写了潼关一带雄伟壮丽的自然景物。 作者用江河横流大野表现自己冲决封建网罗的时代精神,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最后一句暗喻世途之崎岖艰险。 整首诗颇富雄健的气势。
上一篇:《清代文学·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宋代文学·陈与义·牡丹》原文、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