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李孝光·大龙湫记》原文、赏析、鉴赏
大德七年秋八月〔2〕,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3〕,苦雨积日夜〔4〕。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馀,闻大声转出谷中〔5〕,从者心掉〔6〕。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7〕。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8〕。而其颠谽谺〔9〕,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10〕。转缘南山趾〔11〕,稍北,回视如树圭〔12〕。又折而入东崦〔13〕,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14〕,忽迸落如震霆〔15〕。东岩趾有诺讵那庵〔16〕,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馀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大潭〔17〕,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18〕,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19〕,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渤渤如苍烟〔20〕,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21〕,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22〕,反碧滑如翠羽凫毛〔23〕。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24〕,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25〕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26〕,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27〕。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1〕《大龙湫记》是李孝光《雁山十记》中的一篇。雁山,即雁荡山,分南雁、中雁、北雁三部分,在浙江乐清、平阳县境内,是著名风景区。 大龙湫,又名大瀑布,在雁山西谷,有记载云:“泻下望若悬布,随风作态,远近斜正,变幻不一。”李孝光(公元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少博学,曾隐居雁荡山五峰下,慕名从学者众多。 其诗与扬维祯齐名,是铁雅诗派的中坚。至正三年以秘书监著作郎召入北京,受到元顺帝赏识,官至文林郎秘书丞,他的文章取法秦汉,不趋时尚。 著有《五峰集》。
〔2〕大德七年:即公元1310年。 大德,元成宗铁木耳年号。
〔3〕老先生:本文末作者说:“老先生谓南山公也。”南山公即泰不华,蒙古人,其父任职台州录事,举家定居台州。 泰不华好学重士,能诗文,举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出为台州路达鲁花赤(官名,蒙古语意为判裁者,盖印者,转而有监领官,总辖官之意)。 元末,方国珍起兵反元,泰不华被杀。
〔4〕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5〕转:震动。
〔6〕心掉:心因震惊似掉落。
〔7〕楹:厅堂前的大柱子。
〔8〕树:树立。
〔9〕谽谺(hanya):谷中空廓的样子。 又写作“岈”,《汉书· 司马相如传》言:“岩岩深山之谾谾兮:通谷豁乎谺。”,同“”。
〔10〕兀兀:惊恐不安而小心翼翼的样子。
〔11〕山趾:山脚下。
〔12〕树圭:树立的玉珪。 圭,同“珪”,古玉器,上尖下方。
〔13〕东崦(yan):东山坡。
〔14〕盘桓:徘徊,形容瀑布未奔泻前在山顶潭中徘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5〕震霆:响雷。
〔16〕诺讵那庵:罗汉庵。诺讵那是佛教罗汉十六尊者之一。
〔17〕:击撞。
〔18〕相持语:彼此握着手谈话。
〔19〕石矼(gang):石桥。
〔20〕渤渤:水气上升,喷溢四散的样子。
〔21〕洼石:低凹不平的石头。
〔22〕瘠:干枯。
〔23〕翠羽凫毛:翠鸟和野鸭的羽毛。
〔24〕洋洋:舒缓摇尾的样子。《孟子·万章》:“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25〕扼掔(wan),用手紧紧握着腕,表示激动或惋惜的情绪,掔,同“腕”。
〔26〕偃木:横卧的树木。
〔27〕宛宛:仿佛。故人:老朋友。
《雁荡十记》是系列风光游记,描绘了浙东南雁荡山的雄奇瑰丽及作者的感受。作者在本文中选取了游大龙湫的两次经历,对瀑布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奇观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将秋雨后与秋冬之际大龙湫的不同特色呈现于读者面前,表现了他观察景物的细腻与准确。文中采用比喻,新颖生动,白描与映衬相得益彰。其中,自然景物与作者感受的交织,更有生活的情趣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上一篇:《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原文、赏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