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点拔·动景的描写名言大全
技法解说
动景,指的是处于运动、变化状态中的景物。动景描写就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将景物的运动、变化、声响、色彩等描绘出来,是一种对过程的描写。例如山间溪流,自上而下,时时刻刻在奔流着,描写它,不能不表现其“动”的特点。有的自然景物,在平常的时候,处于静止状态,而由于受到别的事物的影响,运动变化起来,描写这样的景物, 自然也少不了它“运动”的一面。例如一池春水,在无风的情况下,平静如镜,纹丝不动;如果有了风,它就“运动”起来了;风力大小不同,其运动变化的状态也不相同,古人用“吹皱一池春水”来写它的“动”,这“皱”字就表现出水面微波涟涟的样子,非常贴切;如果风力强劲,恐怕就要用“涌动”这样的词语来表现了。
动景的描写往往是多变的、灵活的、富有生机的。如峻青在《海滨仲夏夜》中描写霞光,首先写活动着的“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消失了”。随后在描绘天空中的霞光的时候,又突出其颜色的变化,“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这些描写,除了很形象地展示出海滨霞光的变幻以外,也暗示了海滨即将从黄昏步入夜晚的这么一个过程。又如李健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写虎山水库的一段:“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峋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一段描写,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跃”、“铺”、“碰”、“激起”、“撒”,生动地描绘出虎山水库七股大水的奔腾浩荡、汹涌澎湃的气势,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要写好动景,有以下两种常用的方法:
其一,以静衬动。“静”与“动”是相对的,用某些景物的“静”来衬托某一景物的“动”,则更能显其“动”。比如描写山村夏夜之景,可以写树、写山的静止状态,然后写一线流萤在静夜中缓缓游动的样子。这样就使人们难以觉察的流萤之“动”具体地凸现出来了。许多优秀作品都注意把“静景”和“动景”摆放到一起写,起到很好的对比、映衬的效果。
其二,动景是在不断变化的,写作时要以“变化”为顺序,用不同的动词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里运动变化的不同特征。静态景物的运动总有一个过程,从起动到静止,动态特点是不一样的,应该写出这“不一样”的运动变化的特点。动态景物,始终是运动着的,但遇到不同的情况,其动态也往往发生变化,仔细观察其“变化”,并用准确的动词加以刻画,才会使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跃然纸上,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文评析
雾
山西◇赵丽宏
在轻悠悠流动的雾中,恍惚闪出淡淡的绿来,一星星,一团团,一片片,就像有人在雪白的宣纸上轻轻泼洒下一片绿色,慢慢地化开、化开……沿曲折逶迤的石板小径走着,越走,这绿便显得越真切,越浓郁。竹叶上的水珠,不时地滴下来,落到我的脸上、手上,流进我的颈子里,似在撩拨着游人的兴致。同伴们的头发都被雾气打湿了,眉毛和睫毛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小水珠。
走出竹林,山道开阔了,雾也变得更为透明,而且流动得更加迅速。此时的雾中山色,随着轻绡羽纱似的雾气悠然流动,远山近峦时时显露出淡青色的、隐隐约约、飘飘忽忽的曲线,使人在神奇之中感觉到一种亲切。我似乎不怎么讨厌这雾了。
“哗哗哗……”一阵阵深沉雄壮的流水声,仿佛从极其遥远的地方,穿过雾的封锁传了过来。
“快到剑池了!”同伴们又是一阵惊喜。很想远远地眺望一下这莫干山中的第一名胜,然而不行,雾,依然把一切罩得严严实实。云雾弥漫的山谷显得空溟缥缈,只有那一阵阵深沉的流水声,不停地从山中飘来,与乳白的雾气搅和在一起,形成一片神秘的气氛。
哗哗的流水声越来越响。终于,一道喷溅着雪白的水花、进发着震耳的喧响的瀑布,从雾中显露出来,就像一柄硕大无朋的宝剑从天外飞下来,直插进一个绿森森的深潭之中,整个雾中的世界,都因之而颤动起来……
离开剑池踏上登山石径时,竟下起雨来,弥漫的晨雾转瞬间都凝成了雨珠。亮晶晶的雨珠滴在竹叶上,飘在泉潭中,发出许多轻微悦耳的声音。一些游客撑起了彩色的雨伞,于是,青苍苍的雨雾里,便绽开一朵朵耀眼的小花……
到达山顶,雨停了。云隙里,射下来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登上宽阔的观日台极目四望,绿色的远山、绿色的竹林、绿色的湖泊,一切都历历在目了。不久前还漫山飘飞的雾和雨,仿佛都已融化在这一片清新的绿色之中。
评析:这是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所写的关于“雾”的一段文字。雾,本身是一种运动且变化着的自然景物,作者抓住其“流动飘忽”、“弥漫缥缈”的特征,用“轻悠悠流动”、“流动得更加迅速”、“罩”、“弥漫”、“凝成”、“融化”等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山雾由升起到流转,由凝结成雨到融化殆尽的变化过程。文章以时间和游踪为序,写景层次清晰,描绘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文题演练
文题(一):瀑布
提示:瀑布应该是自然景物中,最具动感的景色之一了,描写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取合适的观察点,多角度观察,可以在高处俯瞰瀑布一泻而下的气势,也可以在低处感受迎面而来的冲击,可以在远处当它是一条白色的飘带,也可以在近处体会飞珠溅玉的惬意。
2.运用多种感官来写景。瀑布不仅仅有形象,它还有声音和味道。流水会互相撞击,会敲打石面,会跌落在深潭,这些动作都会发出声响,需要同学们用耳朵去倾听。瀑布一般在深山中,沿途流经各种植被,难免会沾染上树、草、花的味道,同学们的鼻子也绝对不要错过。
3.还要将瀑布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描写。
4.运用恰当的动词和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体现瀑布的动感和灵性。
5.写景的同时不要忘记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1.可根据具体景色,自拟题目。
2.写景顺序要清晰,做到层次清楚。
3.动词运用要恰当、简洁。
文题(二):观
要求:1.根据描绘的具体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抓住景物的特征,重点描绘其运动变化的过程。
3.调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进行描写。
4.不少于600字。
佳作展示
观黄果树瀑布
江西◇红杏
一下车,我就听到瀑布的声音了。
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但满山谷的声音,已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对人的限制,我就觉得自己被这声音一下子覆没了,一切都在远离、丧失。
我身不由己地随着大家的脚步一起走。
声音在呼啸着,体内的血液也随之沸腾起来。
透过那片高高松林的间隙,我看到黄果树瀑布了,它从山巅上像一匹白布一样垂挂下来,如果不是声音,感觉它是静止的,它让我想起藏民在春天晒睡佛的情景,佛的绣像从山巅上垂下来,四周都是朝拜的人群。
我不想马上就走到瀑布的跟前,我想与瀑布保持一点距离,静静地想一想;我要在宁静中去倾听,而不想让耳朵里充满了人群的嘈杂。
我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径走了过去,脚下是茂盛的杂草,头上是密密的树冠,草的叶子上还有细细的蛛网,凝结着阳光。选了一小块平坦的地方蹲下来,这时,我看到瀑布便升高了,天空中飘着白云,瀑布就好像从白云里流下来的,白云不动,瀑布奔流着,真的担心那白云流完了,这瀑布就没有了。
这时,瀑布的声音开始纯净起来,我聆听着,人间的一切声音都不可比拟,它是来自天庭的,带着思想,带着召唤,带着天庭的种子。我看到阳光落在上面,也被折断,折断了的阳光像箭一样纷纷下落。我的目光在凝望中,仿佛被淘洗得更加空灵了。在一瞬间,我什么也听不到了,十分的宁静,耳朵像失聪似的,但一瞬间,瀑布的声音又轰然而来,仿佛要裹挟我而去。面对瀑布,我双手合十。
从小树林里走出,我又回到了路上,沿着蜿蜒的石阶和人群一点点走近瀑布,瀑布也越来越庞大,满眼里都是它的白了,它的脚下是滚动的水,是我们常见的河了,虽然瀑布远在对岸,但溅起的水雾像细雨一样弥漫了整个空间,我们在雨雾中沐浴着,像沐浴着一场缥缈的春雨,水在岩边荡漾着,我禁不住走向水边,伸出手去,抚摸着水,我想拉着它的手,和它一起走,浸润着我,在凉意里感到它是那么的亲切,仿佛听到了它的诉说。
——瀑布的祖先原来也只是一条普通的河,它在群山间寻觅奔突,它想找到一条坦荡的路子远走高飞,不想面前却是一座悬崖,它想返回重新选择,它想在忏悔中不再做一条河,就在这最后的关头,河勇敢地纵身一跃,然而,这一跃,使它获得了新的生命,超载了一切河流的平庸。
离开河水,我沿着瀑布奔跑着,大声地呼喊着,想把胸腔里的沉积全部呐喊出来,啊,大瀑布,你听到了吗?
我又沿着山间的石阶,钻到瀑布后面的山洞,从山洞的天窗里,看到水狂奔而下,太阳在天空中,也失去了刺眼的光芒,我的眼睛久久地仰望着,看到每一滴水都长着翅膀,它们驮着洁白在笑着、唱着、飞翔着。
走出山洞,从山腰的高处向下望去,我看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弧形的横卧在水面上。过去看彩虹都是仰望着,这是我第一次俯下身来看彩虹,那下面就是天庭吗?我甚至看到了彩虹的影子也是七色的,它不像树的影子是黑色的。忽然,虹在水面上消失了,我抬头,看到原来是一块云挡住了太阳,那块云,是一只神秘的手,在逗弄着我,它移开,虹立即就出现了,它掩上,虹立即就消失了。
要离开黄果树瀑布了,再回首:我想剪一段彩虹,回家缝补我的衣裳。我想录一段瀑布的轰鸣,回家驱赶我内心的寂寞。
点评:这篇游记不仅仅是在单纯地描写黄果树瀑布,也是把瀑布作为一个意象的载体,更多地注入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文章以游踪为序,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形态、色彩等特征,写景层层渲染,意境深远。作者首先领我们远远地倾听瀑布的轰响,然后透过松林的间隙,瞥见瀑布像一匹白布,由此联想到藏民的晒佛,这是远景。等他在偏僻的小径中蹲下来,瀑布升高了,仿佛白云流泻,这一描写,非常独特,也是因为作者选取了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的结果,这可算作侧景。然后,作者回到人流中,一点点走进瀑布,瀑布也越来越大了,但作者的目光仍然没有被眼前的“白”蒙蔽,而是顺着那些白,看到瀑布脚下汇流成的河。一条普通的河,却因不惧危险,迎难而上,因而绽放出生命的异彩。作者笔下的瀑布已人性化,带给了我们某些人生的启迪。到此,关于瀑布的描述已是非常丰富了,然而作者又调皮地钻到瀑布之后,即我们常说的“水帘洞”,这才是真正的高潮,也是这一世界著名风景的亮点。然而,高潮处又叠彩纷呈——水下彩虹。生活经验里,我们寻找彩虹,都要仰望高高的天空,而在此,我们却虔诚地跟随作者俯视到地下的天庭,甚至看到彩虹彩色的投影,这归功于伟大的太阳,是它帮助大瀑布添上最后完美的一笔。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空,是不是也经常悬挂有一颗小小的太阳,时时照耀着我们的旅途,使我们的脚下不断闪现明亮和温暖。
观钱江潮
朋友,你见过那气势磅礴、闻名中外的钱江潮吗?钱江潮是浙江的自然奇景之一,很多人为它的浩大气势所倾倒,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的大潮之日,纷纷慕名前去观潮。刚好今年的大潮之日在国庆期间,趁着这一良机,我与几位同学一道前去观潮,一睹这一胜景。
汽车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在11点左右,抵达了观潮地——盐官镇。一下车,我们顾不得休息,就直奔大坝上的观潮台。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江边的一段石阶,高出江面大约两米左右。
我站稳后,将视线投向了脚下的江面。只见江水清澈可鉴,在慢慢的晃动,心中不觉涌出一种“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感觉。再将视线向远处移,只见江面上微波荡漾,平静开阔,不见一丝儿浪涛的痕迹;几条捕鱼的机帆船静静地停泊在江中,并没有避浪起航的动向。更远处,则是一望无际的银白色江面,在水天连接处,嵌着一条如丝的白线。这景象真可谓是“风烟俱静,天水共色”了。由于涨潮的时间还早,所以观潮的人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东一堆、西一簇地边吃着东西,边聊天,异常喧闹。也有几个人的脸由于兴奋、焦急而变成红色,他们在争论着大潮到来的准确时间和将会出现的情景。时间就在人们的谈论猜测中悄然地流逝,离涨潮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12点15分,弥漫在看台上空的喧闹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人们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远处的江面。噢,原来是潮来了。
只见水天相接的一条线慢慢加宽了,拉长了,一会儿就横贯了整个视野所及的江面。这时潮的行进速度很慢,过了几分钟,似乎在原地。又过了几分钟,才较明显地看到它在前进;不过这时看到的不光是一条白带子,而且也看到了紧跟在后面的一张由浪组成的大毯子。不一会儿,终于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潮头了。潮头跳跃着向前涌来,靠右边的颜色呈深褐色,可能是由于沿岸带下的泥沙染成,而靠左边的却很白。随着潮头的翻卷,掀起了阵阵白色的浪头,就像天上大块翻滚的白云。刚出现江潮时,悄然无声,现在却能听到阵阵的隆隆声了,就像工厂机器的转动声。又过了几分钟,潮头已到了离我们三四十米处的江面。只见潮头翻滚着冲向前并向前盖,激起的波浪形成了新的潮头,大约一两米高。潮水伴随着像火车驶近的巨大轰隆声,就像一群狂奔的野马,越过壕沟,冲过山头,一个劲地扑来。当潮头离我们大约18米时,那潮声就像巨大的原始森林中群兽的嚎叫声,伴着江潮汹涌而来,一些胆小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捂紧了耳朵。发狂似的潮头排山倒海地向前冲来,“轰”的一声,在我们面前压过来了。顿时,堤岸好像在抖动,溅起的水珠落在人们的脸上、手上,有一种冰凉的感觉,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几步。这时,原来平静如镜的江面,波涛滚滚,就像决堤的水,一泻千里。原来停泊在江上的机帆船,这时却起锚迎着潮头驶去了,似乎它们要与潮水比个高低,看一看到底谁厉害。当潮头与船刚一接触,船头便高高地指向了天空,像一架凌空欲飞的飞机。岸上的人都不禁张大了嘴巴,发出了“啊”的一声,只见船似乎丝毫不理会这汹涌的潮水,一边随着浪头上下起伏,一边继续顶着潮水,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朋友,假如你看到这一景象时,会有怎样一种感觉呢?难道你会不惊叹这一景象的奇伟吗?我可是完全被它慑服了!
点评:钱江潮向来以其气势磅礴而闻名天下。那么,如何用文字来描绘出这恢弘浩大的场景呢?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了涨潮前的情景。大潮来临之前,一切都出乎意料的平静,“江水清澈可见”,“江面上微波荡漾,平静开阔,不见一丝儿浪涛的痕迹”,“一望无际的银白色江面,在水天处连接处,嵌着一条如丝的白线”。真可谓是“风烟俱静,天水共色”。作者写静,实际是为了以静衬动,为将要来的大潮埋下伏笔。
接着,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了潮起的壮观场景。潮水首先是“一条线”,然后是“一条白带子”,紧接着变成了一张“大毯子”。江面也由静悄悄,到出现轰隆隆的声音,宛如“火车驶近的巨大轰隆声”,又如“群兽的嚎叫声”,声音在一步步加强。作者还重点写了潮头的动态,用了“跳跃”、“涌”、“翻卷”、“翻滚”、“排山倒海”、“压”等词语形象地描写出了潮来时的汹涌澎湃。而关于江面和机帆船的描写则是与上文的静景描写对照,更突出了潮来时“一泻千里”的气势。
上一篇:《技巧点拔·移步换景》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点拔·融情于景》写景作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