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点拔·点面结合写景名言大全
技法解说
点,是指局部的、具体的;面,则是整体的、全面的。点和面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点和面、局部和整体是不可分的,点构成了画,面蕴含着点。所以,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既要通观全貌,勾画出某一景色的全景画面,又要突出重点,描写出全景中的一些具体小景,这样才能使读者对作者所要表现的景物既有总貌的印象,又有具体的了解。比如《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既全面观察了雨中登泰山的景物,又重点观察了虎山水库、七真祠、慢十八盘、紧十八盘、天街等处。这样点面结合,抓住特点,才写出了这篇展现了雨中登泰山特有风貌的佳作。
点面结合是写景状物文章中常用的方法,既可以先全景后局部,也可以先从细节之处着手,再总括出景物的全貌。例如老舍写《济南的冬天》,首先交代了济南冬天给人的整体印象——“温、晴的天气”,然后再从“阳光、小雪和水”的具体刻画中来进一步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晴”。
为了更好地了解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特点,可参看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文字: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这段描写给我们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百草园景色图。开头一句,总写百草园的景色,也就是从面上描写了百草园的整体风貌。自第二句起,重点描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景色。而“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只是百草园中的局部,也就是从点上描写了百草园的具体景物。
运用点面结合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将面上的情况交代清楚。所写的面务必涵盖景物各个构成点的共同特点,要能反映景物整体的面貌,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其次,要恰当的选取“点”。点的描写绝对不是所有景点的堆砌,所选取的点要能代表面,使人们由点上的景物获得深刻、鲜明的印象。
再次,要在整体的景物中突出“点”,在“点”的基础上表现面,从而使面上的景物能表现出文章的广度,点上的景物能反映文章的深度,做到点面结合,有详有略,相辅相成,使景物描写具体充实而感染读者。
点面结合,作为一种描绘景物的方法,同样需要与其他表现手法配合使用,融进作者的情感,这样写出来的绘景作文才能打动人,给人美的享受。纯粹写景,不抒发一定的情感,事实上也是没有的,只不过有的直露,有的含蓄罢了。
例文评析
赏野菊
山东◇杨明月
在“春眠不觉晓”的多梦季节里,烟台北岛山上,那盛开的野菊花的美丽倩影,总是随风潜入夜,悄然融入我的梦中……
爸爸曾是北岛山上的一名海军军官,每年的春天,他都带着我和妈妈一起上山赏菊。野菊花盛开在北岛山半山坡上,远远望去,那黄灿灿的野菊花,犹如一条金黄色的飘带系在大山的腰间,让整个北岛山显得那么妩媚、那么迷人。
爬上北岛山,仿佛进入了野菊花的海洋。那连成一片的野菊花,在三月的和煦春风中,花影摇曳、清香醉人。一群群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蝴蝶犹如“白衣仙女”,翩翩起舞于金花色的花的海洋。小蜜蜂也不甘示弱,她们活像一只只美丽的精灵,一边“嗡嗡嗡”地唱着勤劳之歌,一边舞姿轻盈地酿造着生活的甜蜜。此情此景, 总是让我禁不住唱起“我是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的童谣来,我真想变成一只快活的小蜜蜂,生活在这童话般的世界里。此时,爸爸往往也忍不住吟上一句“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诗句,赞美北岛山由野菊花构成的旖旎风光。
置身于花丛之中,时而采菊一朵,插入发髻,体会一下花木兰的“对镜贴花黄”,你想,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呢?你会觉得整个灵魂都在美的世界里荡漾、净化和升华。你会觉得在大山里,菊花是甜滋滋的,空气是甜滋滋的,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甜滋滋的。
妈妈告诉我,野菊花不仅美丽,而且还能入药,晒干后,可以做成菊花枕头,提神利眠。每年,妈妈都采一塑料袋子,给我做一个菊花枕头。每当爸爸看见我们娘俩像采花仙子一样采菊的样子,总是悄悄地拿起照相机,为我和妈妈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离开北岛山来到青岛已六年多了,但北岛山野菊花的芳香依然令我陶醉,让我回味。
评析: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小作者采用点面结合法写景,先用远镜头总写半山坡上整片菊花静态的美景,再用近景镜头详写花与小精灵们共同组成的生动画面,最后写到自己一家的采花、摄影活动和感想。并间过渡自然,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写景中,作者很自然地穿插了观景之人的心情、感受,将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入了写景之中,把平凡的美景写得生动感人。
文题演练
文题(一):春游
要求:1.用准备描写的景物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抓住景物整体和局部的主要特征,运用点面结合法写景。
3.注意交代游踪,做到条理清晰,言之有序。
文题(二):山乡秋色
要求:1.认真观察景物,抓住山乡秋色的特点。
2.注意运用点面结合法描绘景物,既要展示出山乡秋色的全景图,又要从不同的局部点来细致刻画,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佳作展示
春游静泉山
陕西◇崔月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来了。又是一个崭新的星期天,中午吃过饭,我和爸爸、妈妈去游静泉山。
我们骑着车子,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静泉山脚下。商州城东南7里许,丹水南岸,有一座绿山,山势突兀,两翼稍低,中峰突起,仿佛一枚昂首欲飞的巨型捆绑式火箭。山腰间有眼山泉,四季不涸不溢,可映日月,人称“静泉”,山因此而得名为“静泉山”。静泉山奇峰独秀,峻峭巍峨,峰回路转,松柏遍布,植被常绿,宛若仙境。山上有阶梯,游客顺着阶梯往上攀。山路又滑又陡,十分险要。我们登上山,站立山头展望,龙山双塔对峙,碧水环流,田畴百顷,国道上车水马龙。
有位老爷爷住在山下,他几乎每天都来登山,所以对静泉山十分熟悉。他和我们一起登山,简直成了导游,他向我们介绍了静泉山的八大奇景:“曲蹬云横”、“紫阁凌虚”、“洞锁朝岚”、“龙峰拱翠”、“石泉磷跃”、“两崖新月”、“春山杏镜”、“柏林雪霁”,真乃景点密布,美不胜收。山顶上,当地民众凿洞供佛,有“佛爷洞”、“菩萨洞”、“莲花洞”、“百子洞”等。老爷爷为我们滔滔不绝地讲着,我们也听得十分认真。静泉山有江南山水之灵性与秀美,又有北方名山奇峰之粗犷与豪放,可谓商州城的一大景观。游人至此,有置身于世外桃源之感。
到了下午3点多,我们下了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目的地。啊!多美的景色,多美的山,多美的传说。我为静泉山的美景所陶醉,我爱你——静泉山!
点评:详细得当,点面结合是本文的特点。静泉山有八大奇景,不可能一一写到。否则,既不符合作者游览的实际,也会使文章冗赘不堪。本文作者将侧重点放在对静泉山的整体观感上:其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山形地貌,周围风光及特色,而用“老爷爷”的讲述,将八大奇景及历史传说一笔带过,这样,笔墨简约,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还给人想象的余地。
山乡秋色
陕西◇杨夏军
夕阳西下,晚霞渐渐地隐去了。
天空一碧如洗,蓝得晶莹,蓝得透明,仿佛一块温润的蓝水晶。西边的天际上,有几丝飞行勾勒的淡淡的云,如蚕丝,如飞天的丝带,如舒展的水纹,轻盈地延伸着,织成一层薄薄的轻纱。
远处的山峰,在朦朦胧胧的地平线上起伏,山村在茫茫暮霭中静默着。不知从何时起,庄户人家的灯火零零星星地睁开了眼,山间的云雾与炊烟缭绕在一起,形成了缥缈的云海,遮住了远山秀美的面容,这云海如轻歌曼舞的仙女,轻柔地扭动着她的腰肢,时隐时现……
山醉了,雾醉了,树也醉了……
柔美的柳树在微凉、湿润的晚风中摇曳着枝条,“沙沙沙,沙沙沙”,仿佛对着小溪低声诉说一个缠绵悱恻的古老传说。山腰的白杨则倔强地挺直了腰,舒展着手臂,尽情享受此刻的微凉、舒爽与清新。坡顶上,松柏一如既往地张开翠绿的枝叶,屹立在黑色的悬崖边上,似欲飞升的仙女,但又留恋脚下的土地……
一种不知名的树,叶子全红了。一丛丛的,像燃烧的火,映红了整个山谷。微风过处,它火苗般地跳跃,整个山谷成了燃着火的海洋。于是,凉凉秋意中,孤独寂寞的我猛然感到一种热烈,一种激情。我随手摘下一片红叶捧在手心。那清晰的纹路,隐隐透出一丝不可名状的幽香,那炽热的红色,使我感到了莫名的温暖。噢!盛夏时的它也闪动过青春的绿色呀!秋寒离枝时,它又如此红艳绚烂!我心不禁一颤,赶紧把它小心地夹入日记本中,想留下这片炽热。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留住自己的青春和理想!
夜色渐渐浓了。我深深吸了几口空气——凉爽、清新,透着一股爽劲儿。我的心忽而轻松了许多,再抬头仰望时,天更蓝了。对,是深蓝,深邃凝重,一种一眼望不到底的深蓝。
点评:作者抓住山乡秋色静谧、柔美和热烈的特点,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地进行描写。整体的写,作者先写天空,再到远山,突出景物“面”上的特征。描写柳树、白杨和松柏的情态,以及“一种不知名的树”,这些景物是山乡秋色中的“点”。文章有详有略,最后落笔在“一种不知名的树”,写树叶的颜色及由它引起的激情,并升华出哲理意味的议论:“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永远留住自己的青春和理想”。
总之,本文写景由远及近,由面到点,做到了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上一篇:《技巧点拔·工笔绘景》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天气气象·云》写景作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