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点拔·借景抒情名言大全
技法解说
借景抒情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能使读者对作者所描绘的景物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为作者抒发的感情所感染。
自然界的景物都可作为描写对象,但作者通过写景来表达或寄寓的思想感情却是各不相同的。同样是写秋景,欧阳修的《秋声赋》将秋天写得那样肃杀凄凉,令人感伤;而峻青的《秋色赋》将秋天写得五彩斑斓,令人神往。不同的时代背景致使作家的心境不同。同是朱自清,在《绿》中,他将梅雨潭的绿写得灵动有致,生机勃勃,展示出生命的活力,迸发出勇于进取的精神;而在《荷塘月色》中,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写得那样素淡朦胧,隐约透露出作者深沉的孤独苦闷的情绪。如此不同的景色氛围,显然是作者在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心境。总之,作者写什么景,必然受其表达什么样的情所制约,好的写景文章,情和景总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
借景抒情,一般是把景和情分开来写,即先描写景物,然后再抒发感情,比如叶圣陶先生对“牵牛花”的描写: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先前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两张满披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花苞,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的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迹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已爬到了斑驳痕迹之上。
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这一墙绿叶。”
在借景抒情的文章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那么,我们如何在一篇文章中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呢?
首先,要注意对景物的选择,即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凭借。描写景物时,选取的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的感情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景物的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观形象上,还应蕴含在精神实质中。
其次,要把握住抒发感情的方向。一般情况下,中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只有一个感情基调,抒发的感情必须统一在这个基调上。在描绘景物时,无论是选择的角度、确立的侧重点,还是文章的遣词造句,其倾注的情感必须始终一致,否则就会出现不协调的“杂音”,破坏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第三,在写作时必须有真情实感。借景抒情,把景写好固然是必要的、重要的,然而写景不是目的,写景是为了更好地抒情。情抒得好还是差,关键在于有没有真挚的感情。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情动于中”。只有真正写出自己的“心声”,写出“动于中”之“情”,也就是说,写出自己深切的感受以及从内心深处情不自禁地涌流出来的激情,才能为读者理解、接受,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果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单纯想凭几个表现喜怒哀乐的词语和几个标点符号去体现,文章必然显得枯涩空洞,会让读者一眼就看透华丽外表下的苍白,使文章也会失去光泽,变得黯淡无光。
第四,要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片段描写的文字虽“体积”小,但“技术”含量高,恰当的表达技巧正是对其进行精雕细刻的一把“锋刀”。为了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在观察景物时,注意观察的角度和顺序,充分调动起各种器官的感知能力:在具体描摹景物时,利用对比、衬托、象征、联想、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这样,一方面丰富景物的刻画点,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景与情的沟通渠道,加深景与情的融合,使读者更有味地去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份情感。
此外,还应注意加强作者个人的主观修养。因为作者所描摹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景观,而是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情感之景,尽管文字片段篇幅小,但作者个人的气质也会或多或少地渗透其中,这也会影响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
例文评析
春天
四川◇李朝国
我爱春天。
尤其爱在和风煦煦、阳光融融的日子里,去踏寻春的足迹。
抬头仰望,三月的天空一片湛蓝,红日冉冉升起,天气格外好。燕子辗转飞翔,风筝高高飘扬,把春天衬托得明净而不失色彩,热闹而无喧嚣。
走进树林,阳光和春风把树林的春色浸染成了一片绮丽……各种树木在春风的吹拂下已披上了一件件绿色的盛装,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片叶子都在向你展现着绿的生机。鸟儿在枝头窜来窜去,叽叽喳喳地争相唱着春天的歌儿。桃树、李树、梨树……都已花满枝头,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争芳斗艳,竞相开放,星星点点,装扮着一株株美丽的树。
漫步于三月的田野,风轻轻悄悄地从身旁拂过,不知不觉中,已拉开了田野的帷幕,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小草带着几分欣喜几分羞涩,将头伸出了地面,窥探着这个崭新的世界。野花也不甘示弱,努力地荡漾出丝丝芬芳,悄悄吻着行人的脚踵。尽管还没有春雷的召唤,还没有细雨的丝丝滋润,但他们都精神抖擞地出来了,仰起鲜活的脸庞,接受阳光抚摸。于是,田野里便热闹起来,有了蜜蜂的嗡嗡嘤嘤,有了蝴蝶的翩翩舞姿,有了孩子们调皮的嬉戏,有了牧童嘹亮的歌声……
池塘的水也皱起了层层波纹,四周的苔藓已被染上了片片晶亮的翠绿色;鸭子“嘎嘎”的叫声,使人很自然地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来。
稍远一点,小路上有几个农民拉着车,扛着锄正向地里走去,准备给麦苗除草施肥。在春天刚刚来到时,他们就开始了一年的辛勤劳动。他们和春天同步。
啊,春天,绿满大地,百花盛开,莺啭燕鸣的春天已向我们走来!寻着春的足迹,踏着春的节拍,生活将向我们展开新的一页。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俗话云:“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做好新年的打算,坚实地迈向生活新的旅程!
评析:本文借景抒情,其成功之处有三:其一,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选取天空、阳光和春风浸染下的树林和田野等景物,为情感的抒发选好了载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可写的景物很多,而本文选取的景物特点与作者内心要抒发的情感相一致。写景字字含情,句句显意。其次,写景层次清晰。文章由景及人,景衬托了人,人的出现对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巧妙地处理了人和景的关系。第三,文章运用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语言生动传神。作者注意观察的角度和顺序,充分调动起各种器官的感知能力;在具体描写景物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这样,既丰富了景物的刻画点,又拓宽了景与情的沟通,加深了景与情的融合,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题演练
文题(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以“家乡”为话题, 自拟题目,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提示:写作表现“家乡”的作文,要求同学们对家乡非常熟悉,非常了解,写出家乡的特色:家乡特有的景色,特有的人,特有的物等。特别注意要突出家乡之景中蕴含的情。
要求:1.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对家乡景物、风貌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
2.可以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3.不少于600字。
文题(二):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景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思想感情。
3.可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600字。
佳作展示
家乡的竹林
湖南◇邓响玲
在清冷的月夜,故乡的短笛悠悠地吹起。故乡,是疲惫的游子永远追忆的梦……
在我家屋后的山上,有一片茂密的竹林。
家乡的竹林,给我的孩提时代带来过多少乐趣。每当我想起竹林,就不由得联想起那如花似锦的童年时代。
初春,竹林里长出了许多嫩嫩的竹笋,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竹林挖竹笋。看到哪个地方的土地裂开了一些小缝,我们就猜到里面肯定有竹笋。于是,大伙儿兴致勃勃地用小锄头你一下我一下地挖起来。细长的竹叶上结下了许多冰条儿,冰条儿偶尔掉下来,掉在我们身上,凉丝丝的,竹林里充满了我们“咯咯”的笑声。
夏天,这里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也是大人们乘凉的好地方。白天,我们在竹林里玩“办家家”的游戏,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用“轿子”抬新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或者爬竹竿,我们常常比赛,一哧溜爬上去,一咕噜滑下来,有时顺手摘几片竹叶,做成口哨,吹哨子……竹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晚上,大人们洗个澡,搬个凳子,坐在竹林里聊天,扯家常。
秋天悄悄来临时,竹子落叶了,地上堆满了厚厚的一层竹叶。这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在竹林里打滚、嬉戏。躺在软绵绵的竹叶毯上,阳光透过竹叶星星点点地洒在身上,舒服极了!有时,我们从斜坡滑下去,把裤子弄脏了,大人们追赶着我们,想打我们的屁股。于是,我们围着竹子转圈圈,大人们追不到,只好停下来。这时,我们会得意地大笑。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别的树木都光秃秃的了,竹林里却依然是傲骨冲天,孕育着一片生机。雪花落到竹叶上,堆起厚厚的蓬松的雪,把竹子都压弯了。但是,雪一融化,竹子又挺起腰板,笔直地耸立着。等到来年,它们又把欢乐带给我们这些小孩子,带给大人们。
我爱家乡的竹林,它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是我们幸福美好生活的一角。
点评:本文是一篇以四季为经纬来组织材料的写景散文。由于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细致的观察,所以随着小作者娓娓的叙述,我们眼前就展开了一幅幅清秀亮丽的竹林风情图。文章语言鲜活,童趣盎然,不仅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如花似锦的童年时代,还在冬的一节里含蓄地赞美了竹的傲骨和耐寒抗压的高洁品性,意蕴深远,不着痕迹。全篇文意通顺,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家乡的白水塘
云南◇高鹏程
我的家乡是一个在地图上找不见的小村庄,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是什么养育了勤劳的家乡人民呢?爽快的家乡人民会马上给你一个正确圆满的答案——是白水塘的“乳汁”哺育了我们!
白水塘,水清凌凌的,泛着金波;鱼儿翻跃、嬉戏;荷花亭亭玉立……每年,到白水塘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
白水塘不仅环境清幽迷人,更富有传奇色彩。相传,白水塘的水原先是绿的,甘甜可口,人见人爱,名叫翡翠湖。有一年,白蛇娘娘——白素贞为了拯救官人许仙的性命,不辞辛苦从白鹤山盗来了灵芝草,路过此处,一眼就喜爱上了翡翠湖。她被陶醉了,竟纵身入湖,在湖里畅游,因贪玩,白娘娘把灵芝草弄丢在湖里,灵芝草便奇迹般地变成了今日肥鲜的鱼虾、玉白的莲藕、楚楚动人的荷花……因受到白娘娘冰肌玉骨的浸染,翡翠湖变成了白水塘。这似幻非幻的仙境又一次倾倒了白娘娘,她动情地说:“美啊!人间天堂!”说着,从云鬓上取下了金钗,奋臂一挥,霎时间金光闪烁……
大概受仙气的熏陶吧!白水塘盛产的大米清香可口,藕香远播,鱼虾风味独特。每年闻名而来的客人争先恐后地购买大量的大米、莲藕、鲜鱼,品尝后没有一个不连连夸赞的。
白水塘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景色宜人。
春天,秧苗绿油油的,把白水塘点缀得像棋盘似的。放眼望去,白水塘四周一片碧绿,加上塘中微波粼粼,像一条兴起的云龙,来往在塘中,渔人荡舟扬帆,乡亲们在辛勤耕作,使白水塘充溢着绿的生命。
夏天,白水塘开满了鲜艳的荷花,一望无际;沿船道荡舟赏花,藕香扑鼻而来;若下着蒙蒙细雨,将头伸向伞一般大的荷叶下,就不必担心受淋了;若是晴天,迎着骄阳摘一朵盛莲嗅着,剥几个莲蓬尝着,岂不是逍遥快乐之极吗?还有那红嘴秧鸟的鸣叫,田蛙的“呱呱”叫声,精彩的鲤鱼打挺,都让人尽情欣赏而忘乎一切。
秋天,白水塘的苍翠葱绿虽然消失了,但却给人们带来了累累硕果。金黄的谷粒缀满谷穗,一片金黄洒满了岸边;渔民们把一船船鲜鱼送到岸上,运到集市销售;更可喜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玉”藕露出地面了,香气溢满白水塘。勤劳的乡民正收获着这一切。白水塘完全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
冬天,白水塘则别有一番情趣:早上,薄雾笼罩,老翁老妪们赶来了,练太极拳的,做健身操的……稍远一点看,人影缥缈,时隐时现,就像仙境中的老者。此时的白水塘宛如天宫仙境……
瞧!这就是俺家乡的白水塘。“百闻不如一见”,朋友,欢迎你到俺家乡来!热情好客的家乡人会让你尽情地品尝白水塘的嫩鱼、鲜藕、香喷喷的大米饭,白水塘的美丽、清幽,也准会让你流连忘返!
点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都爱恋自己的家乡。本文作者通过对白水塘的描写,抒发了对家乡山水及家乡人的无比热爱之情。开头点出“是白水塘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然后叙述了白水塘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奇幻,美丽,动人。然后介绍了白水塘丰富的物产。接下来过渡到写景,作者择取四季之中白水塘最有特色之处来写:碧野春播,荷塘夏趣,鱼米秋收和冬雾中的晨练,宛如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展现于读者的面前。最后,作者的盛情邀请,既是对家乡白水塘引为自豪的表现,也是对家乡人民热情好客的展示,对主题有强调作用。
雨中西湖让我陶醉
江苏◇一考生
今年五一长假,我随父母去了一趟杭州。刚下完雨,天空中还稀疏地飘落着细小的雨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让我有了雨中漫游西湖的冲动。
雨天泛舟,我欣赏到了神奇的湖光山色。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中。如果说它有,它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倩影,明明已经化为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又在云雾之间露出一些容颜,让人倍感神秘。
这时细雨霏霏,水天一色。船儿到了湖中心的三潭印月,我弃舟登岸。正是初夏,百花争艳。我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睡莲含苞待放。岸边的杜鹃正在盛开,白如雪,红如火,一丛丛点缀在绿树翠竹之间,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甚至连那湖边的细草和苔藓,似乎也在散发香味。站在三潭印月举目四望,所有的翠竹、红花、寺院都在蒙蒙的细雨中变得更加吸引游人的目光了。
徜徉雨中西湖,不禁让我沉思起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论山,又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名声尤高,更能吸引天下游客呢?是因为碧水涟漪、湖山掩映吗?直到我游了岳庙,才想明白这个问题。从建筑艺术上讲,岳庙并无特色;从造型艺术上看,岳飞的塑像也并非美妙绝伦。但是到这里的游人,却是四时不断,没有谁到了西湖却不来瞻仰岳庙的。很明显,如果西湖仅仅是因为山水秀美,而没有白居易、苏东坡、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这些伟大的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没有被传为佳话的白娘子和苏小小,那么我们可以设想,游人对西湖游玩的兴味也就不会如此浓厚。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美与人文美综合为美的极至。
雨中西湖是美的,这美真让我陶醉……
点评:记叙一次胜地旅游,作者不仅描绘了雨中西湖神奇的湖光山色,还探究了“西湖名声尤高,更能吸引天下游客”的原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自然美与人文美综合为美的极至”。文章构思新颖,颇具新意。通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结尾点题,进一步突出中心。
上一篇:《天气气象·雨》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点拔·写景中的象征手法》写景作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