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一对蝈蝈吹牛皮》寓言赏析
闲着没事上家西,碰见两个蝈蝈吹牛皮。
大蝈蝈说:我在南山吃了只鸟。
二蝈蝈说: 我在北山吃了只鸡。
大蝈蝈说: 我在东山吃了只狗。
二蝈蝈说: 我在西山吃了只驴。
大蝈蝈说: 我在关外吃了个虎。
二蝈蝈说:我在东海吃了鲸鱼。
它两个吹得正起劲,打南来了只大公鸡。
伸伸腿,捋捋须,嘚儿一声喂了鸡。
你猜为啥吃它俩,谁叫它俩吹牛皮!
——山东儿歌(选自《中国传统儿歌选》)
这是一篇“吹牛戒”。
蝈蝈是一种昆虫,个子不大,声音不小,天气炎热时的野外常可听到它们的声音。作品抓住蝈蝈喜吹鸣叫的特点,拟人化为喜欢吹牛皮,这就很有趣。两只蝈蝈都不正视自己的真实大小,而靠塑造虚假的高大的自我形象来与对方竞赛。它俩的虚幻的自我形象象两个气泡,在吹牛皮比赛中越吹越大,当然最后免不了要吹破——正当它们陶醉在自我吹嘘的狂热中忘乎所以时,一只大公鸡(蝈蝈们曾吹嘘过“吃了只鸡”)走来轻易地吃掉了这一对牛皮大王。“谁叫它俩吹牛皮”?讽刺和教训意味是十分强烈的。
只要我们观察一下他人和自身就会知道,任何人都或强或弱地有着自我表现的欲望。这种心理欲望是一种心理能量,一定会寻找某种途径释放到外面去的。在意志坚忍刻苦务实的人身上,这种心理能量的释放体现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所作的切切实实的努力, 自我的表现寓于事业的建树之中;那些不致力于真正建树事业而又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的人,这种心理能量的释放就容易表现为自我吹嘘,吹牛皮,或靠奇妆异服及阔绰的生活方式等来表现。这是很有规律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不过,这种心理能量释放、发泄于口头及生活方式上越多,则释放、贯注到切实行动中的比例就越少,因为心理能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越是依靠自我吹嘘来表现自我的人,便越不能成就事业以实现自我,弄得不好甚至连自我存在都会被葬送掉——两只蝈蝈吹牛所得的结果就说明了这一点。吹牛者戒。
这篇作品采用了戏剧的“突转”手法。两只蝈蝈吹牛比赛步步升级,越吹越大,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一直朝前滚去,正不知它会滚大到什么程度才止时,忽然跌下断崖,顿时化为粉末——公鸡出场,蝈蝈入肚,吹牛比赛嘎然收场。这是有趣的,有意思的,有些巧妙的。
上一篇:《欧美澳寓言·一头夸耀家世的骡子》寓言赏析
下一篇:《亚非寓言·一棵大树》寓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