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望洋兴叹》寓言赏析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在《庄子》中,“望洋兴叹”是一则富有浪漫主义情趣的故事。秋汛来了, 黄河水涨,一片汪洋;河水两岸及河中小洲之间,简直看不清对岸的牛马。黄河神河伯沾沾自喜, 以为天下的美景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但他跑到北海, 向东一望,茫无边际,“不见水端”,这才改变自己的得意神态,猛然省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闻道百(懂得了少许道理),以为莫己若(便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见识浅陋者而已。并且进而仰视着北海神发了一通深沉的感慨:“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问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壮阔无际,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识见广博的人所耻笑了。”这番言辞,诚恳之情可掬。作者借助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传神的独白描写,塑造了一个活跃在浩渺无际、诗意浓郁的背景上的觉悟者形象。
寓言中的河伯,由一个自得自满者,转变为自省自悟者。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闭目塞听,不善于向外界学习,就会目空一切,盲目骄傲,关起门来自称“老子天下第一”;一旦改换了环境,受到了外界刺激,而又善于反思的话, 就有可能感悟到天外有天,认识到夜郎自大、自满自足只是一种低级趣味,从而一改旧时面目。就《秋水》全篇而言,作者的用意虽然只在说明大小无别, 万物齐一,宣扬无须作为,但这则寓言本身所涉及的事物的相对性问题,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还是颇有启迪的。
这则寓言颇具代表性。《庄子》寓言几近二百, 素以境界、神韵见称。本则寓言的人物活动背景由“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的黄河转到“不见水端”的北海,境界异常阔大;人物心理由“欣然自喜”陡入“望洋而叹”,韵味深长。行文跌宕有致,风格汪洋恣肆。后世读者多乐于咀嚼,并往往以“南华秋水”指代《庄子》风格。出自这则寓言的“望洋兴叹”、“贻笑大方”等成语、也常被引用。
上一篇:《中国寓言·月亮的苦恼》寓言赏析
下一篇:《中国寓言·朝三暮四》寓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