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澳寓言·公鸡相斗》寓言赏析
有一次, 两只公鸡为了争夺对母鸡的统治权,相互激烈地斗了起来。谁要是获得了胜利,谁就可以毫无争议地永远控制这群母鸡。 它们斗了很长时间,终于一只公鸡支持不住,败下阵来,难为情地躲进了荨麻地里。那只得胜的公鸡得意洋洋地飞上屋顶,放声啼叫,炫耀自己的英雄业绩。
然而, 一只在空中高高盘旋的老鹰,发现了屋顶上的公鸡,立即俯冲下来, 用爪子抓住它,把它带回鹰巢里。这时, 那只躲在荨麻地里的公鸡又爬了出来,抖了抖身上的羽毛,趾高气扬地向母鸡走去,俨然成了顶刮刮的公鸡, 受到热烈的欢迎。从此, 它无可争议地成了母鸡们的统治者。
——布尔夏德·瓦尔迪斯寓言(赵燮生译自联邦德国《谁是百兽之王》)
两只公鸡相斗,一胜一败,胜者为王——一群母鸡的统治者,败则为寇——躲进了荨麻地里。正当胜者得意洋洋地飞上屋顶,放声啼叫,吹嘘自己胜利的时候,突然祸从天降,一只鹰飞速俯冲下来,把它抓进了鹰巢,其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而那只躲进荨麻地里的公鸡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在胜者被抓走以后,竟得意洋洋地成了那群母鸡的统治者。真是“天有不测风云,‘鸡’有旦夕祸福”啊。
这则寓言在哲学上阐明了祸福间的辩证关系。祸与福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过于抹杀祸福之间的界限是片面的,然而他指出祸福相生,推移过渡的辩证法却是正确的。就本则寓言来讲,得胜的公鸡获得了对于母鸡的统治权,这是“福”,然而转眼间它又被鹰抓走,这又是“祸”。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战败的公鸡一时失去了对于母鸡的统治权,这是“祸”,然而随着得胜公鸡的突然被抓走,它一下子取得了对于母鸡的统治权,这又是“福”。所以祸与福既相互对立、相互区别, 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祸与福的矛盾是如此,一切矛盾着的东西都是如此,它们双方都会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
不过,矛盾双方之间的转化又是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双方就不会转化。祸与福之间的转化也是如此。得胜的公鸡为什么会转福为祸呢?是因为它战胜另一只公鸡后一味陶醉于自己的胜利, 而忘记了对自己敌人——鹰的提防。鹰以鸡为食物,它常常趁鸡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袭击,一口把鸡叼走。得胜公鸡得意忘形地炫耀“武力胜利”之时,正是鹰捕捉它的最好机会。 可见“胜利”也是可以一分为二的东西。就积极意义而言,胜利能达到某种目的,于已有利而得福;就消极意义而言,胜利可能会冲昏自己的头脑而忘乎所以,招致灾祸而失败。既然得胜公鸡的转福为祸是因为它骄傲忘敌所致,那么,完全可以设想,假如它胜而不骄,时刻保持对于鹰的警惕,是不会惨遭灭身之祸的。“满招损,谦受益”古语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
这则寓言的讽刺意义也是很明显的。无论战胜的公鸡或战败的公鸡,都是讽刺的对象。胜利者身败名裂,失败者滑稽可笑。当时,德意志境内有几百个小邦,小邦的统治者们彼此争斗,倾轧,不是活象这一对公鸡吗?
上一篇:《欧美澳寓言·公鸡和杜鹃》寓言赏析
下一篇:《中国寓言·养鸷词并引》寓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