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澳寓言·獾和狐狸》寓言赏析
有一次,獾和狐狸一起在山里散步。它们商定, 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分享每一件猎物和所有可吃的东西。狐狸知道,有个地方安置着一只捕兽器, 上面挂着一块肉。 它把獾带到那儿去,指着那块肉说:“瞧,我亲爱的侄儿,你聪明的叔叔把你带到一个多好的地方来啦, 在这儿我俩可以美餐一顿。你比我机灵,你小心地悄悄地过去。我在这儿放哨, 以防那个安捕兽器的农夫突然袭击我们。”獾同意了,蹑手蹑脚地走到捕兽器旁边,小心翼翼地想拖走钩子上的肉, 突然“啪”的一声, 它的前脚被夹住了。它痛得直喊:“救命啊,叔叔!疼死我啦!”狐狸赶快跑上来,它不是去救獾, 而是从容不迫地吃起那块肉来。它一边啃, 一边说:“再忍耐一会儿,等我吃完这点肉,我就把你的前脚从夹子里拉出来。”
这时,獾发现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它猛地一把抓住狐狸的脖子。正好农夫也赶来了,老远喊道:“牢牢地抓住它,獾! 我发誓,不动你一根毫毛!”
农夫杀死狐狸,剥下它的皮,对獾说:“你可以走了,你的皮值不到两个银币,而这张狐狸皮, 我能卖到八个银币。”獾赶快跑掉了。
——南斯拉夫寓言(赵燮生译自联邦德国《谁是百兽之王》)
这篇民间寓言有两个主要形象:狡诈的狐狸和幼稚愚笨的獾。狐狸是一个典型的包藏祸心、损人利己之徒的形象。它为了吃到捕兽器上的那块肉,又怕自己遭杀身之祸,于是暗地里定下了以獾的生命为自己换取那块肉的毒计。一方面希望自己得到某种“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希望”,这正是损人利已者的本质。
寓言对损人利已者的手段也作了细微描绘,其主要手段便是花言巧语, 口蜜腹剑。狐狸要獾送死,却说要和獾“像知心朋友那样分享每一件猎物和所有可吃的东西”; 继而又极其亲密地称獾为“我亲爱的侄儿”,颂扬獾比它“机灵”,并要为獾取肉“放哨”等等。甚至当獾想拖走捕兽器钩子上的肉而前脚被夹住大喊狐狸“叔叔”救命时, 狐狸一边吃肉还一边欺骗獾说:“再忍耐一会儿,等我吃完这点肉,我就把你的前脚从夹子里拉出来。”
寓言所揭示的主要意义是:一切以“聪明”手段害人的人, 自己也必将被这“聪明”所害。这是因为“不义”的举动必将受到被害者的反抗,必将受到正义力量的惩罚。当獾发现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它就怒不可遏地使劲抓住狐狸的脖子, 不让它逃走,决心叫狐狸同归于尽。结果,农夫赶来,他言而有信地放走了獾,杀死了狐狸,剥下了狐狸的皮。想当初,狐狸在算计獾时是何等得意,可是他终究没能逃脱自己巧计所招致的杀身之祸。所以,“多行不义必自毙”、“聪明反被聪明误”正是形形色色的“狐狸”们的必然结局。
《獾和狐狸》还给人们这样一个启示:必须提高警惕,谨防被欺和上当!獾为什么会被狐狸迷惑而险些丧命呢?就因为它涉世太浅,分不清义和不义,分不清好人坏人。它判断善恶的标准就只看对方怎么说,而不看对方怎么做。一旦狐狸在口头上表示和它如何如何要好,说几句称赞它的话,与它叔侄相称,它就误以为狐狸真正是它的好朋友,是它应当加以尊敬的“老长辈”了。一直到被捕兽器夹住而狐狸又见死不救时,它才明白过来。
这则寓言可能受到列那狐故事的影响。列那狐用诡计惩罚狮王派去传讯他的熊和猫,情节与此相似,不过结局不同,寓意也有别。在列那狐故事中,那是狐狸的一种斗争手段;在本则寓言中,是为了显示害人者终害已的寓意。
本则寓言注重情节,读来颇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它先写狐狸欺骗獾的甜言蜜语,后写獾的上当,再写獾的觉醒。正当读者此时为獾的可悲遭遇惋惜、叹息的时候,作者笔锋突然一转,写了獾的得救和农夫对狐狸的毁灭性惩罚。这样写来很适合少年朋友追求惊奇感和故事性的心理特点。
上一篇:《欧美澳寓言·猫头鹰和它的孩子》寓言赏析
下一篇:《现实与想象》寓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