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注释,意译与解说
冯梦龙 (1574-1646) 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寿宁知县。清兵渡江时,参加过抗清活动,后死于家乡。冯梦龙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此外还编有时调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谈概》,笑话集《笑府》和《广笑府》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并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诸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冯梦龙的作品对明末的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描写,反映出浓厚的市民意识,对礼教的某些方面持轻视的态度,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因果报应等封建的思想意识。《笑府》上下二卷,共分八类,即:方术、腐流、殊禀、刺俗、形体、谬误、闺风、杂语,共一百则。作者在序中说:“经书子史,鬼话也,而争传焉。诗赋文章,淡话也,而争工焉。褒讥伸抑,乱话也,而争趋避焉。或笑人,或笑于人,笑人者亦复笑于人,笑于人者亦复笑人,人之相笑宁有已时!”可见,作者对传统迂腐的礼教持嘲弄的态度,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市民的时代意识。
上一篇:《刘元卿·兄弟争雁》注释,意译与解说
下一篇:《冯梦龙·出米与出水》注释,意译与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