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哈密瓜名言大全
佳句宝典
哈密瓜,甜瓜的一大类,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有软毛,叶子卵形或肾脏形,花黄色,结浆果,果实较大,形状各异,果肉香甜。多栽培于新疆哈密一带,故名 “哈密瓜”。
哈密瓜,古称甜瓜、甘瓜,维吾尔语称 “库洪”,源于突厥语 “卡波”,意思即 “甜瓜”。
哈密瓜有 “瓜中之王” 的美称,含糖量在1%左右,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袭人,饮誉国内外。
早在汉代,哈密一带就普遍种植哈密瓜,当时称 “甜瓜”。
哈密瓜之名始于清康熙年间,据清 《回疆志》 记载: “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于贡,谓之哈密瓜。”
在诸多哈密瓜中,以 “红心脆”、“黄金龙” 品质最佳,哈密瓜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食药两用。
哈密瓜是哈密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了哈密的知名度,瓜以地名,地以瓜闻; 因为有哈密瓜,哈密因而名传天下,妇孺皆知。
哈密瓜最早是由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所贡,康熙皇帝品瓜高兴之际,美其名日“哈密瓜”。
清光绪年间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宋伯鲁,路过哈密时曾赋诗一首: “龙碛漠漠风抟沙,胡驼万里朝京华。金箱丝绳慎包裹,使臣入贡伊州瓜。”
片断精选
哈密瓜以甘甜质美而闻名于世。乾隆二年(1737年) 重修的《肃州新志》记载: “瓜州之名虽著不及哈密之佳,鲜美胜于崖密,各地移植,其味终逊。”刘文海在《西行见闻记》 中说: “哈密瓜佳天下……余曾环游于世界两次,又足迹几遍全国,所尝之瓜未有美于此者。” 近数十年来,哈密注重科学种植,优化品种,保持和发展了哈密瓜的特有品味。每年瓜季,哈密瓜源源外运,畅销国内外。冬季,瓜市上各色瓜瓣琳琅满目,人们冒着寒冷吃几口冰脆甘洌的哈密瓜,别有一番风味。哈密瓜还可制作瓜干、瓜汁、瓜罐头等,特别是当地制作的瓜膳,品种甚多,且色、香、味俱佳,游人至此,不可不尝。
清代那位著名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很有福气,虽被发配,但在哈密真正让他的铁齿铜牙过足了瓜瘾,成了甜齿蜜牙。今天我们都能想象出他一口气吃完了瓜,用黏得都不能伸直的手指嘬着牙花子,打着饱嗝说: “西域之果,葡萄莫胜于吐鲁番,瓜莫胜于哈密。” 白杨河水滋润着四堡、五堡、大南湖,这里的瓜最甜,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土壤含沙量大,略带碱性,这些都是瓜甜美的原因。清末诗人萧雄随左宗棠大军到哈密时,尽领哈密瓜之甜韵,他在《西疆杂述诗》 中记述哈密瓜: “一为甜瓜圆而长,两头微锐,皮多黄色,或间青花成条,隐若有瓣,按之甚软,剖则去瓤食肉,多橘红色,香柔如泥,甜在蔗蜜之间。爽而不腻,唯止渴较逊,列为贡物,康熙年间始入中国,成为哈密瓜。” 还记得敦煌被称为瓜州吗?那是因为哈密有一段时间隶属于敦煌,所以敦煌博得了瓜州的美誉,其实哈密才是名副其实的瓜州。
1939年,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到新疆工作,路经哈密,住在招待所里 (即尧乐博斯大楼)。他在回忆录《新疆风雨》 中写道:只见阿桑 (茅盾的儿子) 抱着一个橄榄球那样的东西走上楼来,这球绿中带黄,上面布满了灰色网纹。德祉(茅盾夫人) 借来了刀子,当时剖开,是绿色的瓤,足有两寸厚。“啊哟!” 德祉叫起来,“是只生瓜!” 阿桑已经抓起一块,咬了一口,叫道: “好吃,像生梨。” 果然,这哈密瓜像生梨那样生脆,但又甜得醇厚,还有一种异香,梨是不能同它相比的,与兰州的 “醉瓜” 也截然不同。大家一面吃,一面赞不绝口。这才想起问阿桑,这瓜是从哪里弄来的。“就在门外的地摊上买的,只要一千两新疆票,折合法币是两角五分钱。” 大家又惊叹瓜价的便宜,等于兰州的半担黄河水。
记得小时候吃的哈密瓜格外甜,这当然归功于不上化肥的功劳,什么黑眉毛、密极甘、加格达、红心脆、可可其等,共有23个品种之多。那会儿没有冰箱,拿几个瓜泡在渠里,让渠里流动的凉水浸瓜,一两个小时取出切开,瓜是又凉又甜,捧起瓜牙,横着一溜儿咬过去,那种甘甜能让人甜得半天缓不过神来。吃完瓜后,手指都被瓜汁粘在一起,尤其是红心脆,往桌上放时,劲稍微大一点,瓜就“刺啦” 一声裂开了。
种哈密瓜,真正地讲是很讲究的。《敦煌随笔》记载了古代的种法: “以苦豆之叶垫土中,培壅其根,夏末秋初成熟,白露前后采摘,若浇水过多,其味减薄。”
现在科技进步,方法也改良了,但催苗时,最好不要用化肥,而用农家肥或油渣,瓜秧发九片叶,坐瓜时即停,不加塑料薄膜,不加农药,近几年哈密出产的 “8501”、“8601” 以及伊吾的“金皇后”销售都不错,也不能不说是农民越来越有了品牌意识的缘故,哈密瓜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哈密瓜已是哈密文化和财富的标志。
上一篇:《瓜果蔬菜·苦瓜》状物作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瓜果蔬菜·荔枝》状物作文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