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当代一位伟人写给一位开国元帅的诗句。诗中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北宋宰相吕端。诗句形象地概括了二人的性格特点,谨慎心细,大事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轻重缓急之分,心粗时置生死于度外,心细时可织毛发,行动时迅速敏捷,如水银泻地,安静时坦然自若,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
对于诸葛亮,就不用说,《隆中对》、《出师表》,智取西川,六出祁山,无一不表现了这位智谋大师在大乱当头的果敢与冷静,可对于吕端恐怕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
吕端,北宋初期幽州人。少时聪明好学,成年后风度翩翩,心胸豁达,乐善好施,对于家庭琐碎小事毫不在意。一次,吕端奉太祖赵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丽。突然海上狂风大起,巨浪滔天,飓风吹断了船上的桅杆,一船人都十分害怕,吕端却毫无反应,仍然十分平静地在那里看书。
当时老臣赵普推荐吕端时,曾对宋太宗说:“吕端不管得到奖赏还是受到挫折,都能够十分冷静地处理政务,是辅佐朝政难得的人才。”
宋太宗听后,便有意提拔吕端做参政知事——丞相。
有的大臣认为吕端“平时没有什么机敏之处”,宋太宗却认为:“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成为宋太宗的宰相之后,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充分体现出他机敏、果决的才能,每当朝廷大臣遇事难以决策之时,吕端常常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唐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归顺宋朝的李继迁叛乱,宋军在与叛军的作战中,捉到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单独召见参政知事寇准,决定杀掉李母。吕端预料太宗会处死李母,等到寇准退朝后,便巧妙地询问寇准:“皇上告诫你不要把你们计议的事告诉我,对吧?”寇准显出为难的神色。吕端见寇准没有把话封死,接下去说道:“我是一朝宰相,如果是边关琐碎小事,我不必知道;如果是国家大事,你可不能隐瞒我啊。”
吕端、寇准都是明大义、知轻重的人,所以吕端才敢向寇准问他与皇帝议事的内容。寇准听懂了吕端的话中之意,便将太宗的意思如实告诉了吕端。吕端听后急忙上殿启奏太宗说:“陛下,楚霸王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扬言要杀死他的父亲。刘邦为了成大事,根本不理他,何况是李继迁这样卑鄙的叛贼呢?如果杀掉李母,只会使叛军更加坚定他们叛乱的决心。”
宋太宗听了,觉得有理,便问吕端应该如何处置李母。
吕端富有远见地回答:“不如把李母放置在延州城,好好地服侍她,即使不能很快招降叛贼,也可以引起他良心上的不安,而李母的性命仍然控制在我们手中,这不是更好吗?”吕端一席话,说得太宗点头称赞:“没有吕爱卿,险些坏了大事。”
吕端巧妙运用攻心战术,避免了事态扩大,李继迁最终归顺了宋朝。
如果说在处理李继迁的问题时,吕端深明大义,努力纠正皇帝的错误,避免了大的损失,那么在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上,一向不拘小节的吕端却反其道而行之。
唐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皇上赵光义病危,内侍王继恩忌恨太子赵恒英明有为,暗中串通副丞相李昌龄等人图谋废除太子,另立楚王元佐。楚王元佐是太宗长子,原为太子,因残暴无道,太宗废弃了他。吕端知道后,秘密地让太子赵恒入宫。
宋太宗一死,皇后令王继恩召吕端来见。吕端观察到王继恩神色不对,知道其中一定有变,就骗王继恩进入书阁,把他锁在里面,派人严加看守,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皇后。皇后受王继恩等人怂恿,已经产生了另立楚王元佐的意图,见吕端来,便问道:“吕丞相,太宗皇上已经去世了,让长子继承王位才合乎道理吧?”吕端回答说:“先帝立太子赵恒,正是为了今天,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命呢?”皇后见吕端不同意废太子赵恒,默然不语。
吕端见皇后犹豫不定,立即说道:“王继恩企图谋反,已经被我抓住。赶快拥立太子才能保天下安定啊。”
皇后无可奈何,只好让太子继承皇位。太子赵恒在福宁殿即位的那一天,垂帘召见群臣,吕端担心其中有诈,请求太子卷帘听朝。他登上了玉阶,仔细看了一番,确认是太子赵恒才退了下来。随后,他带领群臣山呼万岁,庆贺宋真宗赵恒登基。
吕端不为自己谋私利,一心为公,小事不理睬,大事不含糊,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名臣。
上一篇:处事无穷进境,为学要不自足
下一篇:好文章要用心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