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损名声,远离灾祸
秦王正准备吞并楚国,继续他的大一统霸业,于是,他召来群臣议事。
青年将领李信,是一位非常英勇的战士,他曾在攻打燕国的时候,带领几千士兵,击垮了燕君数万人,最终把燕王逼得走投无路,只得依照秦王的要求,杀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姬丹,献给秦王表示愿意求和……
这次,秦王想让这员小将做灭楚的秦军统帅,于是问李信:“这次攻打楚国,你觉得需要用多少军队?”李信毫不迟疑地答道:“在大王的英明决策下,再加上秦军胜利之师的雄威,我认为用20万军队足以灭掉楚国。”秦王政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心中暗喜,但是在表面上没有露出痕迹。他接着又问老将王翦:“王将军,你叱咤疆场几十年,可以说经验丰富,依你的看法,我们需要多少兵马呢?”
王翦身经百战,知道此次战争非同小可,于是,直言不讳道:“大王,楚国虽然近些年来屡屡受挫,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拥有数百万军队、数千里之地的大国,所以说它的实力仍然可观。最重要的是,楚国人非常仇视秦国,这种仇视带到战场上是非常可怕的,这会使士兵们凶悍而不畏死亡。所以,依臣之见,20万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出师必胜的话,非要60万大军不可。”
这次,秦王政没有再掩饰内心的想法,他对王翦的建议非常失望,并且当众说道:“看来,王将军的确是老了,再也没有当年李将军一样的魄力了,以寡人之见,20万军必灭楚国。”
于是,秦王政派李信带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王翦知道李信此次出兵必败无疑,秦王政一定会再采用自己的意见。不过,秦王已经觉得自己没用了,说不定哪天找个机会定自己的罪名除掉自己也非常可能,还是趁此机会离开这个危险的境地吧。想到这,他决定立即上书请求秦王,要告病辞官,秦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老将王翦就这样带着别人的误解和嘲笑离开了。
在他离开后不久,李信带领的20万大军就被楚国打得落花流水,李信带领残部逃回秦国。秦王大怒,将李信革职查办,然后明白是自己轻敌了,没有采纳王翦的意见才遭此惨败。当即便下令备车驾亲自到王翦的家乡,请王翦带病攻打楚国。
秦王政见到王翦,谦恭地赔罪说:“是寡人错了,没有听将军的建议而误了国家大事,还请王将军海涵,这次务必要抱病出任灭楚大军的统帅,一举踏平楚国。”王翦当然不会因为秦王的赔罪而忘乎所以,仍然冷静地说:“大王,老臣深受您的恩典,以死相报都是应该的,不过,要我打败楚国,仍然需要60万大军,楚国地广人多,很容易组织起100万军队,所以,我们必须要60万才有胜算。”秦王政连忙赔笑道:“寡人现在是惟将军之计是从。”
王翦带领60万大军准备出征,秦王政率领文武百官为他摆酒送行。王翦饮了饯行酒后,在向秦王辞行时,似乎有话要说,秦王赶忙问:“将军还有什么话要讲,尽管说来。”王翦惶恐地说:“请大王赐予臣下一些良田、美宅,作为子孙衣食的保障。”秦王听了觉得好笑道:“你现在是寡人的重臣,而寡人又富有四海,还用担心贫穷吗?”王翦道:“大王废除三代的裂土分封制度,臣等功劳再大,也不能封侯,所以,只请大王恩赐些良田美宅园林,以为臣颐养天年,为子孙后代造福罢了。”秦王听了哈哈大笑:“这些将军就不用担心了,寡人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你就安心出征吧。”
王翦带大军还未到达楚国境地时,就已经派出四名使者向秦王要求赐土地给他的子孙们,他的部将们都笑他老糊涂了,然而王翦却说:“你们都没有理解我的用心,这是在消除我们攻楚的后顾之忧。大王生性多疑,这次他把精锐部队都交给我,但是他并不完全相信我,一旦他对我产生怀疑,很可能会剥夺了我的兵权,甚至还会要了我们的性命,这样灭楚大计不就成了泡影了吗?如果我一再向他要求赏赐,他就认为我是一个一心想为子孙积聚家业的人,没有任何政治野心,这样,也就会相信我绝对不会谋反作乱了,我们也才可以安心打仗。”果然如王翦所料,秦王因此而相信他并没有异心,放心地让他指挥60万大军。王翦也没有令秦王失望,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攻下了楚国的最后一座城池,俘虏了楚王,打垮了秦国最强的对手楚国。
王翦自损名声,向秦王伸手要赏,从而消除秦王政对他的怀疑,深信他不会造反,因此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使王翦在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一举歼灭了楚国。
智慧总结
在名利面前,最佳的对待方式应该是:躲避、远离、先让他人。适时“自损名声”而达明哲保身之效也不失为一种做人的大智慧,这样就会远离灾难与麻烦,轻松、平安地度过一生。
上一篇:胸怀大度,以德服人
下一篇:苏轼:傲气太重,屡屡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