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色婉言,家庭和睦
原典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体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也。
译释
一个家庭应该有一种信仰,日常生活遵循正确原则。这样就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温和愉快,使父母兄弟之间相处得和睦融洽,效果比用静坐、省察自己还要好上千万倍。
解读
家和则百福生
“家和万事兴”,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就是“家”。少时,我们的家庭成员有父母;青年时期,又有了妻子;到了中年又多了孩子。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时期,都离不开“家”。
“家”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家庭是否和睦是我们能否成功的关键,更关乎我们的命运。家庭关系不和睦,对孩子的影响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包括邻里之间的融洽与否都决定着一个家庭是否和睦。我们在外为人处世,其最终的源头都是家里,而如果家庭不和睦,家庭关系紧张,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待人接物和正常工作。
儒家学说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明显,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第一步是要齐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尊老爱幼等,只有使家庭和睦,才能无后顾之忧,专心去完成自己的大事业。
我们都知道“五子登科”这个成语。据《宋史》记载: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偁、窦僖均应试及第,所以就被称为“五子登科”。
窦禹钧出生在商贾家庭,属于纨绔子弟,为富不仁,心术不正,经常干一些坑蒙拐骗的事。
有一天,他梦见去世的父亲对他说:“只因你为富不仁,坏事做绝,已经惊动了天神,所以你命中无子,且阳寿不多,唯一的解救办法就是多行善事,积德行善。”窦禹钧从梦中惊醒,父亲的话一直萦回在耳边,自此以后,他决定重新做人。
他一改以前的不良恶习,开始积德行善:无私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然后又出钱办了私塾,让上不起学的孩子免费来学习。他自己也开始节衣缩食,朴素度日,把省下来的钱全部拿来做善事。
他的善行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乡亲们争相称颂他的义举。又有一天晚上,窦禹钧再次梦到了父亲,父亲说道:“由于你这些年广积善行,声名远播,天神已经知道了,你很快就会有五个儿子,你也能获得高寿了。”窦禹钧听了父亲的话,自是欣喜不已,但也没有得意忘形,仍旧保持着勤俭朴素的好习惯,为乡亲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他做了官,又娶了妻子,也有了五个儿子。他没有丝毫的懈怠,通过以身作则,来教育儿子,并制定窦氏家规: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
家庭之中,上行则下效,由于窦禹钧以身作则,德行良好,他的儿子个个都是明礼法、懂道义的人,先后考取了功名,时人称之为“窦氏五龙”,与他一起为官的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一家“五子登科”在当时成为美谈。
由于窦禹钧良好的家风,他五个儿子个个高官厚禄,长子窦仪更是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为宋朝一代名臣。在他去世之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道:“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就是窦禹钧教子有方、五子登科的故事。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出现问题,我们就无法安心地从事一切事情。所以说,家庭和睦,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心情愉悦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就不会有负面情绪,可以专心致志、高效地完成一天的工作;下班后和同事吃饭,跟朋友聚会,晚上回到家中陪父母聊天,给孩子辅导功课,跟妻子说说悄悄话,全家人其乐融融,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有人都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曹操可谓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他倾尽毕生之精力建立起魏国,正要完成“分久必合”的宏图霸业之时,却因为几个儿子之间的相互猜疑、离间、不团结,而导致手足相残,最终让司马家族乘虚而入,把大好江山拱手让了出去。
如果曹丕兄弟几人能够团结一致,相互扶持,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难发现司马懿父子的图谋,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把心思都花在手足相残上了,哪还有精力去注意司马懿父子呢?
在现实生活中,因家庭不和而导致的悲剧也不在少数。家庭不和谐,我们的心神就会不安,随之就会出现各种状况,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所以,《菜根谭》说:“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体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也。”从自己开始,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孝敬父母、夫妻恩爱、扶持子女、兄友弟恭,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氛围,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甚至是左邻右舍。
家,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寄托,我们会在独自前行的黑夜中想起温暖的灯光;我们会在迷茫无助中想起父母慈祥的脸庞和鼓励的眼神;我们会在身心疲惫时想起妻子温柔的笑脸和儿女稚嫩的呼唤。家是我们永恒的归宿,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
人生智慧
“将相和,国富强,家人和,业必兴;夫妻协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变金;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老爱小,少敬老,和睦堂礼福寿广。”家和,则百福生。
上一篇:忧勤勿过,淡泊勿枯
下一篇:放下他人的过失,就是放下对自己的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