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慈悲①即智慧②,智慧即慈悲。
【出处】
《摩诃止观·卷五》,作者隋代智顗。《摩诃止见》是佛教天台宗的重要著述。
【注释】
①慈悲: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自己的本分。
②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译文】
慈悲是智慧的源泉,智慧是慈悲的指南。
【赏析与启迪】
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所在,智慧是佛教信仰的特质。两者互相印证,相得益彰。慈悲的心性,需要智慧来实现;智慧的花朵,需要慈悲之水来浇灌。
佛教倡导的慈悲,是一种普度众生的博爱。“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有了慈悲,你就不会到处树敌;有了智慧,你就不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现实生活中,常有人只顾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追名逐利,却泯灭了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这类所谓的“聪明人”,远远达不到智慧的境界,有时甚至会上演“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闹剧。耍小聪明的人,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有大智慧的人,洞若观火,凡事都比他人游刃有余。
所以,一个人立身处世,光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颗慈悲之心。
上一篇:《慈悲之心,生生之机。》译文与赏析
下一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