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资质颖敏,苦志读书者,众加奖励。
【译注】
宗族众人对资质聪颖敏慧又立志读书的子弟加以奖励。辑自民国《黟县志》。
【感悟】
这是歙县黄氏家训的规定,奖励善于读书,又立志读书的子弟,以此促进家族的繁荣,提高宗族地位。无论动机是什么,都促进了文风的昌盛,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故事链接】
徽州被称为“东南邹鲁”
“邹鲁”原指春秋时的邹国和鲁国,孟子生于邹,孔子生于鲁,是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古徽州地处东南,文教昌盛,名人辈出。自宋开始,在全国已有相当大的影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著名诗人范成大任徽州司库参军,在任上曾作《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诗,其首句为“斯民邹鲁更丰年,雅道凄凉见此贤”,首次将徽州比作“邹鲁”。元末,休宁学者赵汸,字子常,号东山,在《商山书院学田记》中称:“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故四方谓东南邹鲁。”首次正式提及以“东南邹鲁”指代徽州。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的古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的确十分精当。
【延伸阅读】
徽商重视对子孙的培养教育,处处都体现了他们望子成龙的期待和良苦用心。
一是让固定的建筑、装饰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厅堂里的匾额、对联、字画都是为宣扬“诗礼传家”的宗旨而设。装饰上的三雕图案表现最多的也是寒窗苦读、进京赶考和封侯拜相等内容,就是让子孙后代耳濡目染,打上功名利禄的思想烙印。
二是设立族学、书院,聘请名师教授子孙。据康熙《徽州府志》记载,当时徽州有县学5所,社学562所。《新安志》记载,徽州“书院凡数十,以紫阳为大”。宏村的南湖书院、雄村的竹山书院等一些有名的书院,都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苦心劝学、激活子孙的读书潜能。在歙县雄村至今还传诵着一个姐弟劝学的感人故事。内容是说父亲做了高官,而弟弟却顽劣不爱读书。姐姐就苦心相劝,弟弟夸海口说:他日我定为官,且胜吾父。姐姐怕弟弟言而无信,就激他说:你若为官,我当出家为尼。弟弟从此用心读书,果然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并胜过其父。姐姐不食前言执意出家,弟弟为感姐姐劝学之恩,亲自为姐姐就近建造了一座庵堂。类似的故事都生动地表达了徽商对科第传家的渴望。
四是用祖训、族规约束子孙走科举入仕之路。歙县黄氏家训规定:“资质颖敏,苦志读书者,众加奖励。”休宁吴氏家规对“无力读书者”做了“当收而教之”的规定。绩溪胡氏《祠规》还做了赏罚的规定:“会试者每人给盘费十两”、“登科贺银五十两”、“甲第以上加倍”,少年读书“不文者罚银二钱”。更为严厉的族规还有“三世无读书、三世无仕官、三世不修谱,则为下流人”的规定。这种激励和警示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致使科举入仕者不断增多,名人学士不断涌现。雄村是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山村,仅在明清两代,中举者就达52人之多,并出现过“同科五进士,一朝三学政”的科举奇迹。有理学渊源的理坑村,历史上先后涌现的文人学士就有92人,留传的著作达582卷,有78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休宁县因考中的状元数量最多,而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上庄村因出过胡宝锋、胡铁花等名宦和大学者胡适而被称为“文化之乡”。
上一篇:《子弟七岁以上则入小学,从师读书习礼,收其放心,养其德性,使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其聪明者,使之业儒,其[期]于有成以光大门闾其庸下者,亦教之以农工商贾,各事生业,不得游手好闲》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下一篇:《积德不倾择交不败,读书不贱守田不饥》原文解读|译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