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积德不倾择交不败,读书不贱守田不饥。
【译注】
积德行善就会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选择性地结交朋友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认真读书就不会永远贫贱,不废耕田就不会饥饿。
辑自《黟县民间古楹联集萃》。
【感悟】
此联在警示人们,处世要积德,交友应选择,欲想不低贱必须把书念,终生不挨饿,就得种好田。全联由四个排比构成,一气呵成,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
【故事链接】
在徽州人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中,对当代社会教育起码有三点启示:一是注重家庭教育的熏陶作用,如“养儿不读书,不如养窝猪”;二是注重均衡教育,如“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三是注重官民结合办教育,机构众多,形式多样。如府(州)学、具学、书院、社学、村塾、家塾、学馆、义学等等。因此,才有徽州历史上众多科举入仕者,呈现出“一门九进士,十里四翰林”的现象。当前,我国提出要形成学习型社会,最终落脚点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如何办教育?从古徽州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中可以受到诸多的启发。
古徽州为官重德的价值取向从多方面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思想教育是前提。古徽州的许多为官者之所以能够做到清政廉洁,主要是受了儒家仁爱学说和礼义廉政思想的教育。当代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首要的还是加强思想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我们的干部,要使他们从思想上明白是非标准,从行动上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严格自律是根本。古徽州的清官廉史之所以能够为官重德,主要是自己内心所确定的成为清官的信念所支撑,所以,廉政建设中,一定要使我们的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自律要求,从内心世界能够做到自重、自爱、自省、自励。
【延伸阅读】
“业儒”出身的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多以儒道经商。这是徽商舍小利而谋大利,从而迅速起家的个中“奥妙”所在。徽商自幼受儒学教育,儒家的一些道德说教,成了日后他们立身行事的指南。因此,他们能“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当然这些“诚”、“信”、“义”,是他们求得“快快发财”、“一本万利”的手段。但以儒术建立起来的商业道德,利于生意兴隆和发财致富是不容置疑的。
上一篇:《资质颖敏,苦志读书者,众加奖励》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下一篇:《孝友恭俭,性端悫,然诺必矜》原文解读|译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