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学当修身养性,艺术为次。
【译注】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问应当修身养性,艺术要放在次要的位置。
辑自民国《黟县四志》卷14,《杂志·文录·余光徽传》。
【感悟】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故事链接】
书信教子的典型——汪青城
在这众多利用书信教子的明清徽商中,休宁商人汪青城堪为典型。据其子汪由敦的记述:“当不孝等幼时,府君多客游日,比府君里居,不孝等又多远游。”(清汪由敦《松泉集》卷19,《府君行述》)在这种父子总是长期不能谋面的客观条件限制下,书信成为汪青城远距离教子最主要的手段。他终身都与儿子保持密切的信件联系,以此向儿子传授为学、做人之道。在汪青城的灵活运用和长期坚持下,尺牍传教的方式在其家庭教育中发挥了极其显著的成效,其子汪由敦不仅长于学问,而且谦谨做人,成为封建社会受人称道的好官。汪青城借助书信克服阻碍,实行了其教子目标。
【延伸阅读】
以身作则
明清徽商一般都教子有方,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在家教过程中,他们“正身率下”,为子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身教的重要作用,汪青城有深刻的体会,认为“居乡当令后进有所则效”,为此,他“生平律己甚严”,通过修身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青城追求完美品格,以礼义自律,“言动悉合矩度”,一言一行都符合规矩、法度。他谨守孝悌之道,一到父母的讳辰,“虽客地必素服斋居竟日,岁时荐享拜墓,虽老未尝不躬亲也”。虽然在外地也会整日穿素服吃斋饭蜗居在家,即使是在年老的时候过节也必定亲自祭拜祖坟。“少尝依于外祖鲁戴公,舅祖业中落归故里,而外祖鲁留葬西湖。”他“岁往展墓瞻拜踟蹰,及家居时,或不孝等过钱塘,必命往省视”,对外祖父也是如此孝顺。外祖父在世时,时常探望;去世后,时常祭拜。“事两世父友爱笃至,伯父长府君九年,白首相对怡怡无间,仲父母先卒,府君新相地营葬,抚兄妹有恩”。他躬行仁义之德,“性乐易坦白,不设城府,而临事一断以义”;“御童仆严而有恩,因事教督,俾有所成就。即谢去,无不感激流涕者”。他善交端正名士,“与人交,谦和诚挚,有谋必为之尽,遇故人子意尤厚,所与游者多当代名公巨人。在毗陵时,若许侍御、青屿周侍郎、蓉湖陈舍人、椒峰胡山人、芋庄邵上舍子湘及方外湘雨禅师辈,数往还唱和,后与王吏部林、秦孝廉龙光尤为莫逆”。青城对封建礼义道德的严格遵循,为其子提供了具体而又真切的道德修养标准,这自然有助于儿子形成与其相似的品德。
上一篇:《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下一篇:《明门右族未有不以作兴斯文为急务》原文解读|译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