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出处
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通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能适衣服、去玩好以奉本,而用必赡、身必安矣;能移无益之事、无补之费,通币行礼,而党必多、交必亲矣。……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营则耳目谷、衣食足;耳目谷、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
——《管子·禁藏》
译文
因此,圣明君主的行事,能够俭治宫室,撙节车驾来充实国家贮备,则国必富而位必尊;能够撙节衣服、抛弃玩好之物来加强农业生产,则财用必足而地位必然巩固;能够摆脱无益的活动、无益的开支,来进行通币行礼的外交活动,则盟国必多而关系必然亲睦。……不要做没有意义的工作,不要做无益的事情,这样就意气安定,思想感情不受迷惑。思想感情不受迷惑则耳聪目明、衣食丰足;耳聪目明、衣食丰足,就不会彼此争夺,不会互相怨怒,上下可以相亲,用不着动用武力了。
名句解读
这两句的大意是:不要做没有意义的工作,不要干没有益处的事情。这两句话的原意是说圣明君主行事应讲究实效,不要做于事无补的工作。现在可用以说明做事应该讲求效益,无益之事不可为,无补之功不可做,不能枉费精力,毫无所得。这个普通的道理,告诉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工作效益,凡是无益处的事,应该坚决停办。
经典故事
大文豪苏轼爱民为民,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人称苏贤良。他为官40年,每到一处都能广交朋友,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扶危济困;集思广益,问计民众;科学施政,造福一方。徐州抗洪率先垂范,带领百姓日夜奋战,采纳老和尚建议,在清山凿渠,引洪水入黄河。杭州防疫亲自动手,采用同乡秘方,发动众人配药,很快控制了瘟疫。他动员大家收养孤儿,上书废除溺婴恶俗,呼吁宽免百姓公债,修改害民衙规,掩埋无主枯骨。
他在颍州时,开封一带水患严重,有人轻率地提出开凿新河,把开封积水引向淮河的建议,并且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这是一项很能表现自己的政绩工程,是名利双收的事情。苏轼却没有轻易地实施,而是亲自率人实地勘察。当他用当时的水平仪进行测量后,发现淮河的水位比开封的还要高,如果盲目开河,河水势必倒流。于是,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反对意见,使朝廷收回成命,避免了这一劳民伤财、有害无益的浩大工程。
面对宰相王安石的激进改革,苏轼直言改革对百姓的危害,主张关心百姓生活,劝告皇帝优先富民。为了百姓,他竟敢说:“苛政猛于虎,如今全国已有二十万虎狼在横行了。”因反对改革,他被排挤出朝廷,但仍能因法便民,趋利避害,维护一方百姓权益。《宋元通鉴》记载:“时新法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司马光执政后,全盘否定改革,苏轼站在百姓的角度,建议司马光吸收新法的合理部分,并因此与司马光发生争执,又被排挤出朝廷。苏轼每离任一方,百姓都恋恋不舍,扶老携幼,自发送别,场面感人,苏轼坐船经过苏州时,岸上观者达万人。
苏轼一生中所作所为,只以“能否与民有福”为宗旨,不做无补于世的事,只为有益于民的事。
上一篇:《不以一眚掩大德》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下一篇:《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赏析|译文|出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