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出处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和月食。他犯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敬仰他。”
名句解读
居于高位的君子一旦犯错误,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就像日食、月食一样,稍有一点点变化,就被人们觉察到了;而一旦改正错误,也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因为大家都在仰望着你。所以君子要光明正大,处世磊落,即便犯错也时时处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都可以看得到。而君子知错能改,瑕不掩瑜,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虽然暂时遮住了日月的光辉,但是黑暗终归会过去,君子的光辉人格终究还会显现出来,人们还会像以前那样敬仰他,仍然不失君子的风度。
经典故事
周处(236—297),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好争斗,被乡亲们认为是一大祸害。宜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宜兴的百姓将周处、蛟龙、白额虎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白额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浮沉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
周处最终杀死蛟龙上了岸。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正在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就有了悔改之意,于是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又担心自己年岁太大,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人就害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显露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280年,晋灭吴。晋军大将王浑在建业宫中开庆祝酒会,半醉时问底下的吴臣:“你们的国家亡了,不难过吗?”周处站出来说:“汉朝末年天下分崩,三国鼎立,魏国灭亡于前,吴国灭亡于后,该难过的岂只有一人?”曾任魏臣的王浑面有惭色。
吴亡后,大批吴臣出仕于晋,周处名列其中,出任柳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太守,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很成功,外族归附而有美名。之后周处转任梁州广汉(今四川射洪)太守,处理争讼细致正直,平息缠讼经年的案件。后因母亲年迈,周处辞官归里。不久后再被征为楚内史,尚未到任,又被征召入京担任散骑常侍。周处认为应当“辞大不辞小”,先到楚地赴任,有了安抚教化等治绩,然后才入朝为官,因经受到人们的称道。
周处在朝中以正直闻名,迁任御史中丞,纠劾对象不避权贵,梁王司马肜违法也遭到纠举,两人于是有了间隙。
296年,西北少数民族氐族反叛,首领齐万年称帝。十一月,晋朝任命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周处为建威将军,隶属安西将军夏侯骏。周处是吴国降臣,既有武勇之名,又因正直得罪不少人,便被推上了最前线。周处虽知身处险境,必定是司马肜陷害的,但为尽人臣之节,便不推辞,抱着必死的决心西征。朝中有中书令陈准为周处讲话,说夏侯骏、司马肜都是皇亲国戚,不会打仗,若令周处为先锋,必败无疑。朝廷不听。周处的敌人齐万年分析局势,也认为若周处当主帅,则无法抵挡;若周处受制于人,则必可擒获。
297年正月,齐万年屯兵七万于梁山(位于今陕西乾县),司马肜、夏侯骏逼周处仅以五千兵力发动攻击。周处抗议:“我军没有后援,必然失败,不只会死,而且为国取耻。”司马肜不听,逼迫周处前进,与齐万年军战于六陌(位于今陕西乾县),士兵连饭都没吃就被推上战场,没有后援。周处知必败无疑,奋勇作战,杀敌以万计,终于弦绝矢尽。友军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劝周处撤退,他却按剑说:“这是我效忠死节、以身殉国之日!”遂力战至死。
周处死后被追赠为“平西将军”。
上一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下一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赏析|译文|出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