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文本篇·难三
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①:“吾闻庞閒氏之子不孝②,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③,问庞閒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或曰: 鲁之公室④,三世劫于季氏⑤,不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⑥;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于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情皆喜贵而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此鲁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王之俗,取、鲁之民所以自美⑦,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
〔注释〕① 鲁穆公: 战国时鲁国君主。子思: 孔子的孙子,名伋(jí)。② 庞閒(xiàn)氏: 人名,生平不详。③ 子服厉伯: 人名,鲁国大夫。④ 鲁: 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山东南部和河南、江苏的部分地区。⑤ 三世: 三代。劫: 劫持,控制。季氏: 即季孙氏,鲁国执政的卿。⑥ 说: 同“悦”,喜欢。⑦ 取(zhōu): 鲁邑名,位于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的家乡。
二
文公出亡①,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②,披斩其祛③,文公奔翟④。惠公即位⑤,又使攻之惠窦⑥,不得也。及文公反国⑦,披求见。公曰:“蒲城之役,君令一宿,而汝即至;惠窦之难,君令三宿,而汝一宿,何其速也?”披对曰:“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蒲人、翟人,余何有焉?今公即位,其无蒲、翟乎?且桓公置射钩而相管仲⑧。”君乃见之。
或曰: 齐、晋绝祀⑨,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斩祛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罕、田常之贼⑩;知之,则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仇而明不可烛,多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戒,则虽无后嗣,不亦可乎?且寺人之言也,直饰君令而不贰者⑪,则是贞于君也。死君复生,臣不愧,而后为贞。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贰何如?
〔注释〕① 文公: 晋公子重耳,后即位,史称晋文公。出亡: 出国逃亡。② 献公: 晋献公,晋国的君主,重耳的父亲。寺人: 宦官。披: 人名。蒲城: 地名,重耳的封地,位于今山西隰(xí)县西北。③ 祛(qū): 衣袖。④ 翟(dí): 通“狄”,北方少数民族,这是指散布在陕西、山西一带的赤狄、白狄。⑤ 惠公: 晋惠公,重耳的哥哥。 ⑥ 惠窦: 地名,即渭渎,位于渭水附近。⑦ 反: 同“返”,返回。⑧ 桓公: 指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管仲: 名夷吾,齐桓公的相。⑨ 齐: 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山东大部和河北东南部。晋: 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山西大部和陕西、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绝祀: 宗庙断绝祭祀,指国家灭亡。⑩ 燕操: 燕将公孙操。子罕: 即皇喜,曾任宋国司城,后劫杀宋桓侯自立。田常: 即田成子。⑪ 直: 只。饰: 通“饬”,遵守,执行。不贰: 没有二心。
三
人有设桓公隐者曰①:“一难,二难,三难,何也?”桓公不能对,以告管仲。管仲对曰:“一难也,近优而远士②。二难也,去其国而数之海③。三难也,君老而晚置太子④。”桓公曰:“善。”不择日而庙礼太子⑤。
或曰: 管仲之射隐,不得也。士之用不在近远,而俳优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⑥,则近优而远士而以为治,非其难者也。夫处势而不能用其有,而悖不去国,是以一人之力禁一国。以一人之力禁一国者,少能胜之。明能照远奸而见隐微,必行之令,虽远于海,内必无变。然则去国之海而不劫杀,非其难者也。楚成王置商臣以为太子⑦,又欲置公子职⑧,商臣作难,遂弑成王。公子宰⑨,周太子也,公子根有宠⑩,遂以东州反⑪,分而为两国。此皆非晚置太子之患也。夫分势不二,庶孽卑⑫,宠无藉,虽处大臣,晚置太子可也。然则晚置太子,庶孽不乱,又非其难也。物之所谓难者,必借人成势而勿使侵害己,可谓一难也。贵妾不使二后,二难也。爱孽不使危正适⑬,专听一臣而不敢偶君,此则可谓三难也。
〔注释〕① 桓公: 指齐桓公。隐: 隐语,类似后世的谜语。② 优: 古代以歌舞诙谐供人娱乐的人。③ 国: 指国都。数(shuò): 多次。④ 太子: 君位的法定继承人。⑤ 庙: 宗庙,安排神主和进行祭祀的地方。⑥ 俳(pái)优: 即优。侏儒: 身材矮小的人,古代统治者常用他们取乐。燕: 通“宴”,娱乐。⑦ 楚成王: 春秋时楚国君主。商臣: 楚成王的太子,后杀父自立,即楚穆王。⑧ 公子职: 楚成王的小儿子。 ⑨ 公子宰: 周天子的大臣周威公的大儿子。一作公子朝。⑩ 公子根: 公子宰的弟弟。⑪ 东州: 即东周。⑫ 庶孽(niè): 妃妾所生的儿子。⑬ 适: 通“嫡”。
四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①,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②,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③,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④:“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⑤,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⑥,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⑦,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⑧,为路寝⑨,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或曰: 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叶民有倍心⑩,而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下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⑪,六王之冠也⑫,舜一徙而成邑⑬,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⑭,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下智有之⑮。”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⑯,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
〔注释〕① 叶公子高: 人名,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仲尼: 孔子名丘,字仲尼。② 哀公: 指鲁哀公,春秋末期鲁国君主。③ 齐景公: 春秋末期齐国君主。④ 子贡: 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⑤ 都: 大的城市。国: 国都,君主所在地。⑥ 大臣三人: 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为鲁国执政的贵族。⑦ 社: 土地神。稷(jì): 谷神。血食: 杀牲祭祀。⑧ 雍门: 齐国都城西门名。⑨ 路寝: 高台名。⑩ 倍: 通“背”,叛。⑪ 尧: 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传说中的贤君。⑫ 六王之冠: 六王的第一位。⑬ 舜: 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尧的继位人。⑭ 得: 通“德”,感恩戴德。⑮ 智: 同“知”,知道。⑯ 说: 同“悦”,喜欢。
哀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其心之所谓贤者也。使哀公知三子外障距内比周也,则三子不一日立矣。哀公不知选贤,选其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①,故身死为僇;夫差智太宰嚭而愚子胥②,故灭于越③。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臣,臣相进也;不自贤,功自徇也。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④,不隐贤,不进不肖。然则人主奚劳于选贤?
景公以百乘之家赐,而说以“节财”,是使景公无术以知富之侈,而独俭于上,未免于贫也。有君以千里养其口腹,则虽桀、纣不侈焉⑤。齐国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侈于桀、纣也;然而能为五霸冠者⑥,知侈俭之地也。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明君使人无私,以诈而食者禁;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然则说之以节财,非其急者也。
夫对三公一言而三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公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 一对而三公无患,知下之谓也。
〔注释〕① 燕子哙(kuài);即燕王哙,战国时期燕国君主。子之: 人名,燕王哙的相。孙卿: 即荀卿,名况,是李斯、韩非的老师。② 夫差(chāi): 即吴王夫差,春秋末吴国君主。太宰嚭(pǐ): 即伯嚭,吴国太宰。子胥: 即伍子胥。③ 越: 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浙江大部和江西、江苏部分地区。④ 政: 通“正”。⑤ 桀、纣: 桀为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都是暴君。⑥ 五霸: 指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位霸主。齐桓公首创霸业,称“五霸冠”。
五
郑子产晨出①,过东匠之闾②,闻妇人之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遣吏执而问之,则手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③?”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
或曰: 子产之治,不亦多事乎?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后知之,则郑国之得奸者寡矣。不任典成之吏④,不察参伍之政⑤,不明度量⑥,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故宋人语曰⑦:“一雀过羿⑧,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⑨,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不修其理,而以己之胸察为之弓矢⑩,则子产诬矣。老子曰⑪:“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其子产之谓矣。
〔注释〕① 郑: 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中部。子产: 人名,即公孙侨,春秋时郑昭公的相。② 东匠之闾: 闾里名,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闾。③ 夫子: 古时对大夫的尊称,这里指子产。④ 典成之吏: 主管判案的官吏。⑤ 参伍: 即参伍之验,用事实来多方面加以验证。⑥ 度量: 计量长短和容积的标准,这里指法度。⑦ 宋: 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部分地区。⑧ 羿: 传说为夏代东夷族的部落首领,善射。⑨ 罗: 罗网,捕鸟的工具。⑩ 胸察: 主观判断。弓矢: 弓箭,这里比喻察奸的手段。⑪ 老子: 人名,即老聃(dān),春秋末著名学者,道家学派创始人。
六
秦昭王问于左右曰①:“今时韩、魏孰与始强②?”左右对曰:“弱于始也。”“今之如耳、魏齐孰与曩之孟尝、芒卯③?”对曰:“不及也。”王曰:“孟尝、芒卯率强韩、魏,犹无奈寡人何也。”左右对曰:“甚然。”中期推琴而对曰④:“王之料天下过矣。夫六晋之时⑤,知氏最强⑥,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⑦,灌以晋水⑧,城之未沈者三板⑨。知伯出⑩,魏宣子御⑪,韩康子为骖乘⑫。知伯曰:‘始吾不知水可以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⑬,绛水可以灌平阳⑭。’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子之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于晋阳之下⑮。今足下虽强⑯,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此天下方用肘足之时,愿王勿易之也。”
或曰: 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尝、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则强与弱奚其择焉?失在不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⑱。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⑲。弦不调,弄不明⑳,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 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注释〕① 秦昭王: 战国时秦国君主。左右: 君主身边的侍从。② 韩: 战国时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魏: 战国时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河南北部、东部和山西西南部。孰: 谁,哪一个。始: 开始,这里指建国之初。③ 如耳: 人名,魏国大臣。魏齐: 人名,魏国的相。曩(nǎng): 从前。孟尝: 即孟尝君。芒卯: 人名,一作孟卯,魏安釐(xī)王的将。④ 中期: 人名,一作中旗,秦国的琴师。⑤ 六晋: 指晋国的六卿执政时。⑥ 知氏: 即智襄子。⑦ 范: 即范昭子。中行(háng): 指荀文子。⑧ 晋水: 汾水的支流,现名晋渠。⑨ 沈: 同“沉”,指淹没。板: 指筑墙用的夹板,每板高二尺。⑩ 知伯: 即智伯瑶。⑪ 魏宣子: 魏襄子的儿子,名驹。⑫ 韩康子: 韩简子的儿子,名虎。骖(cān)乘: 指站在马车上保护“御者”(即驾车手)的人。⑬ 汾水: 即汾河、黄河的支流,流经山西中部。安邑: 地名,魏宣子的封邑,位于今山西夏县西北。⑭ 绛(jiàng)水: 一名白水,源出山西绛县北。平阳: 地名,韩康子的封邑,位于今山西临汾西北。⑮ 晋阳: 地名,赵襄子的封邑,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⑯ 足下: 古时对人的尊称,这里指秦昭王。⑰ 申子: 指申不害,韩昭侯的相,主张以术治国。⑱ 头为饮杯: 智伯瑶败亡后,其头盖骨被制成饮杯。⑲ 琴瑟(sè): 两种乐器,都用弦,瑟的弦数更多。⑳ 弄: 弹奏,引申为曲调。
七
管子曰①:“见其可,说之有证②;见其不可,恶之有形③。赏罚信于所见,虽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说之无证;见其不可,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
或曰: 广廷严居④,众人之所肃也;宴室独处,曾、史之所僈也⑤。观人之所肃,非行情也。且君上者,臣下之所为饰也。好恶在所见,臣下之饰奸物以愚其君,必也。明不能烛远奸,见隐微,而待之以观饰行,定赏罚,不亦弊乎?
〔注释〕① 管子: 即管仲,齐桓公的相。② 说: 同“悦”,喜欢、高兴。证: 通“征”,征验,这里指受赐。③ 形: 通“刑”,惩罚。④ 广廷: 大庭,指众人聚集的地方。廷,通“庭”。⑤ 曾: 指曾参(shēn),孔子弟子。史: 指史鱼,一名史鰌(qiú),春秋时卫国大夫。僈(màn): 通“慢”,轻慢、放纵。
八
管子曰①:“言于室,满于室;言于堂,满于堂: 是谓天下王。”
或曰: 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②。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于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③,不得满室。而管子犹曰“言于室满室,言于堂满堂”,非法术之言也。
〔注释〕① 管子曰: 见于今本《管子·牧民》篇。② 见: 同“现”,显现。③ 近习: 指君主亲近宠幸的人。
【鉴赏】“难三”,是《韩非子》中的第三篇专门诘难、辩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韩非子总共对六则故事和两段议论进行了辨析,第一则分析了鲁穆公与子思、子服厉伯对庞閒氏子的评价,第二则讨论了晋文公与寺人披的故事,第三则辨析了管仲解答齐桓公隐语的故事,第四则讨论了孔子对答叶公子高问政的内容,第五则分析了子产听妇人哭声而判断奸情的行为,第六则辨析了秦昭王与左右讨论韩、魏强弱的故事,第七、八两则分别辨析了管子两段言论的得失。
通过对前人言论和行为的辨析,韩非子分别表明自己具有鲜明法家思想特点的主张。在第一则故事中,韩非子通过对鲁穆公就子思、子服厉伯二人的对答而贵子思、贱子服厉伯一事的分析,说明了其认为应对告奸者奖赏,对隐恶者处罚的思想主张;在第二则故事中,通过讨论寺人披对晋文公的辩解,表明了韩非子所坚持的君主应该严防臣下的观点;在第三则故事中,通过剖析管仲猜隐语的事情,表明了韩非子要求严格维护等级制度,不允许庶孽僭越的思想观点;在第四则故事中,通过分析孔子回答叶公子高问政之言的错误,韩非子强调了他重在用术治国的主张;在第五则故事中,通过分析子产闻妇人之哭声而判断奸情的行为,表明了韩非子治国应以术而不应恃聪明智虑的观点;在第六则故事中,通过分析秦昭王和近臣讨论韩、魏强弱的问答之词,集中表现了韩非子明主治国要依靠权势并运用法术的主张;在第七、八两则论述中,通过对管子两段言论的分析,表明了韩非子认为君主应用术实施对臣下的赏罚,而术的特点乃在于深藏不露的观点。
韩非子在上述各则故事中所表明的观点,应该说既反映了其鲜明的法家思想的特点,也是十分切合封建君主治国驭臣的实际需要的。封建君主与臣下本是以利相合者,臣下只可能向君主说好听的话,报喜不报忧,或拉帮结伙以蒙骗君主,所以君主应奖励告奸,处罚隐恶,而不应如子思那样,说些“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的大话,更不能像鲁穆公那样因为子思的话是与自己思想一致的、子服厉伯之言是与自己的观点相异的,而“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很显然,韩非子在此处是在提倡讲真话、讲实话,并且希望君主应该奖励讲真话,讲实话者,而不应依自己的好恶来判断臣下的进言。
同样,韩非子要求君主严防臣下,严格维护尊卑、嫡庶和等级制度的观点,君主应恃势用术治国,并且用术应深藏隐秘的观点,这也是切合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和封建朝廷君臣权谋斗争的实际的。
当然,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韩非子所诘难、辩驳的事情和观点,如果不与某个特定的背景或结果联系起来,则韩非子的诘难未必都能够成立,而其所诘难的事情或言论也就不存在什么矛盾与错误。如子思回答鲁穆公是否庞閒氏的儿子真如传说的那样不孝,说“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至于那些不好的行为,则是小人所牢记不忘的,我不知道”。应该说,这番话不存在什么错误,还包含了做人做事应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的道理,鲁穆公对之表示欣赏并予以奖励是合理的;而且,子思的回答即使是放在鲁国“三世劫于季氏”这个环境中,鲁穆公欣赏子思“举善以观民”而不记人之“过行”的言行,也未必就一定是“季氏乱上”的前提和原因,至少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韩非子的诘难可以说是小题大做和“无限上纲”。在这样一个思路下,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什么都是可以被指责和批评的了。
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待韩非子的这篇文章,其中对晋文公听寺人披之言而弃其斩祛之罪,管仲为齐桓公猜隐语而桓公“庙礼太子”,孔子以“悦近来远”和“选贤”、“节财”对叶公子高,子产听妇人哭声而判断奸情,秦昭王与左右讨论韩、魏强弱的言论,以及管仲自述执政心得的言词,都未必如韩非子所辩驳的那样,是充满了矛盾的。事实上,在齐桓公在世时,管仲、寺人并未像后来燕国的子知、齐国的田常那样走上窃国的道路,凭什么把很久以后燕、齐二国发生的窃国行为,归咎于齐桓公任用管仲和晋文公任用寺人披上去呢?如果像韩非子所主张的那样,管仲曾与齐桓公有射钩之怨、寺人披曾与晋文公有斩祛之罪,因此齐桓晋文应对二人终生记恨、永不任用,而整个国家所能执行政策和可以信任的人,其实就只有韩非子自己提出的严刑峻法、奖励告奸、用术防内等内容和韩非子本人了——其实,连韩非子本人和他的法家思想与策略也是不可采用的。因为按韩非的理论,君主是任何人也不可能相信的,更不能选贤任能。韩非子不是君主本人,最多可算是“贤才”吧,君主能任用他吗?中国封建君主都喜欢称“孤”道“寡”,把自己搞成孤家寡人,这一点倒可能是接受了韩非的建议。
上一篇:《韩非子·文本篇·难一》鉴赏
下一篇:《韩非子·文本篇·难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