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寓言篇·后羿射日
〔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①。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②,杀九婴于凶水之上③,缴大风于青丘之泽④,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⑤,禽封豨于桑林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⑦。
〔注释〕 ① 猰貐: 怪兽名。原注为“兽名也。状若龙首,或曰似狸,善走而食人,在西方也”。凿齿: 怪兽名。原注为“兽名也。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九婴: 一种能喷水火的怪物。大风: 一种如鸷鸟样的大鸟,其飞行时有大风伴随,能毁坏房舍。封豨: 即一种大野猪。楚人谓“豕”为“豨”,“封”有大的意思。修蛇: 原注为“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类”。 ② 羿: 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畴华: 南方泽名。洪亮吉认为,当即《国语》“依畴”、“历华”二地。 ③ 凶水: 原注为“北狄之地有凶水”。 ④ 缴: 用系有绳线的箭射鸟。青丘: 东方泽名。泽:或作“野”。 ⑤ 洞庭: 南方泽名。 ⑥ 禽: 同“擒”。桑林: 原注为:“汤所祷旱桑山之林。” ⑦ 道里: 道路和村落。
【鉴赏】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淮南子》之前就已经有许多相关的记载。如《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东经》补充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辞·招魂》说:“十日代(并)出,流金砾石些。”《楚辞·天问》云:“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王逸注云:“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鸟皆死,堕其羽翼。”传说天上本来有十个太阳,它们本来是轮流值班,突然有一天,它们打破了规矩,每天都一起出现在天上,于是,烤焦了庄稼禾苗,晒死了树木花草,使百姓饱受炎热饥饿之困苦。于是,天帝便派后羿到人间,帮人们免除祸患。这也便有了后羿射日的传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传说版本都认为后羿是天帝派下来的天神,并未提到尧,但《淮南子》却认为是尧派后羿去射日,并且认为尧还派后羿斩杀了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怪兽猛禽,从而使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于是,“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一切功劳似乎都归给了尧。
更有甚者,东汉王充的《论衡》在论及和引用《淮南子》后羿射日的传说时,都一概把后羿换作了尧。《论衡·对作》云:“《淮南书》言,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说日》云:“《淮南书》又言……尧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上射十日,以故不并一日见也。”《感虚》云:“《儒者传书》言,尧之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上射十日,九日去,一日常出。”对此,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认为:“(《淮南子》)下文既说‘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那么射日和诛妖除害,说成是尧本人直接为人民建立的功业而不是‘尧使羿’,似乎更要近情理些。因疑射日除害原有两种民间传说,一属之羿,一属之尧,而属之羿的一种更占优势,后人因改属之尧的古本《淮南子》使属之羿而成今本的状态,于是羿射日除害之说就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尧射日之说终于只好湮没了。”(《神话选译百题》)
不管怎么说,《淮南子》在后羿射日的传说中增加了尧,以及为民除害的成分,从而使这个传说更加具有人间色彩和亲民色彩。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祖先生存环境的险恶以及为开拓人类的家园所付出的艰辛,提示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如今的美好时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众对于一个合格的君主的期待,即君主应当关注百姓生活的疾苦,尽心尽力为百姓办事。
上一篇:《淮南子·寓言篇·后世知音》鉴赏
下一篇:《淮南子·主题篇·君子与小人》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