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名言篇·志之所在,逾于千里
〔主术训〕夫疾呼不过闻百步①,志之所在,逾于千里。
〔注释〕 ① 疾: 猛、大。闻: 使听到。
【鉴赏】大声呼喊只能传到百步之远,而人的志向所在却能够超越千里之外。《淮南子》由此所要突出的是志向的巨大效力,鼓励人们要敢于树立远大的志向。因为志向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方向,只有这个大方向确定了,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立志也意味着一个人的真正自觉与独立,意味着一个人对于自己责任的觉醒。就此而言,立志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起点,因此不可不慎。
历史上对“立志”讲述得最为透彻的人,要数南宋时期的大思想家陆象山了。象山曾说:“夫子十五而志学,则既得其端绪矣……今学者诚知端绪,则亹亹翼翼,自致日新之效者,其能自已乎?”(《陆九渊集》卷十二《与赵然道》)他在这里举了孔夫子的例子作为立志的典范,因为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陆象山认为这是人之为人、为学、处世的开端和起点,只有把握好这个开端和起点,才能如木有根,如水有源,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向着自己的志向与理想迈进;反之,如果这个端绪迷乱了,那么人就很有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以至于不知所措。
在阐明了“立志”作为人生自觉之起点的重要性的基础之上,象山还精辟地分析了“所志”与“所到”的不同。他曾说:“大抵学者且当论志,不必遽论所到。所志之正不正,如二人居荆杨,一人闻南海之富象犀,其志欲往,一人闻京华之美风教,其志欲往,则他日之问途启行,穷日之力者,所向已分于此时矣。若其所到,则岁月有久近,工力有勤怠缓急,气禀有厚薄昏明强柔利钝之殊,特未可遽论也。”(《陆象山集》卷六《与傅圣谟》)一方面,象山由此强调了“所志”为学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为学目标和方向,只要“所志”不谬,虽然工力、气禀人人有殊,当前“所到”的地方还不是很远,但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即不会有大的偏差。另一方面,象山也由此告诉我们,“志之所在,逾于千里”的“千里”只是理想中的“千里”,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到达千里之外的志向,就等同于已经到达了那里,就一了百了、不需努力了,将是非常可笑的。所以当有学生听了象山关于“立志”的讲解后,对象山说自己自从听了象山之言,就好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地达到了千里之外;象山对此不但没有感到欣慰,反而告诫那个学生说,“立志”作为人生自觉的端绪,只是为学为人的第一步,要想真正走到千里之外,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下去的。
既然立志如此重要,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以什么为志向呢?象山的回答是——“道”,他说:“士之于道,由乎己之学。然无志则不能学,不学则不知道。故所以致道者在乎学,所以学者在乎志。”(《陆象山集》卷二十一《论语说》)象山在这里是接着孔子的话讲的,孔子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所谓“道”,也即人所当行之路,它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一种理想性象征。当象山说人应当立志于道时,并没有为人们规定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说不管人们以什么为志向,都应当志存高远、“逾于千里”,符合真善美这一人类的终极理想。
总之,象山对于立志的讲解,很好地诠释了《淮南子》“志之所在,逾于千里”这句话。历史上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与追求。我们要想做一番对人类有益的事业,都应当有一种“立志”的自觉,并为实现自己千里之外的理想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上一篇:《淮南子·主题篇·德治与法治》鉴赏
下一篇:《淮南子·名言篇·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