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在天地间,不立身扬名,忠君济世,以显父母,即当庸绩商务,兴废补弊。
【译注】
庸绩:功绩。
人生在世,如果不能够通过做官扬名,效忠君王,救济世道,光宗耀祖,也应当致力于经营商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兴利除弊。
明代歙县许太明遵行父亲的意志外出经商,并发出此感言。
辑自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青麓许公行实》。
【感悟】
只有冲破思想上的束缚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徽商的观念在古板而传统的儒士看来也许是离经叛道的,但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徽商认为商人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儒者逊色。儒者入仕,治国平天下,而商人可以贸迁有无,“兴废补弊”,亦有益于社会。除了分工不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相同的。
【故事链接】
100多年前,美国加州因发现金矿而吸引了大批淘金者,犹太人莱维·施特劳斯也是这批淘金者之一,却每天以失望告终。一天,莱维和一位疲惫不堪的矿工坐在一起休息,这位矿工抱怨说:“唉,我们一整天拼命地挖啊挖,裤子破了也顾不上补。这鬼地方裤子破得特别快。”莱维眼睛一亮,帆布不正是耐磨的布料吗?不久,第一条牛仔裤的前身——工装裤就这样诞生了,并从加州迅速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莱维也由当初的贫困淘金者一跃而变成“牛仔裤大王”。
【延伸阅读】
传统社会对商业、商人的主流认识:商业在社会上有弊无利,或是弊多于利。商贾为社会卑下等级,因而把商业视为末业,将商人看作四民之末。当然,也有一些人肯定商业和商人对社会(当时主要是指朝廷和黎民)有一定的价值,特别到唐宋以后,更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重商兴邦”的口号,但这种声音与前者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到晚明,传统的经济思想仍有强大的势力,“重本抑末”依然是政府的基本国策,有的地方还将其作为本地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社会毕竟在前进,重视商业甚至推崇商业已大有人在,并逐渐汇聚成一股社会思潮。已经有文人学士,甚至是士大夫挺身而出,纷纷表达对商业地位、价值的重新认识:工商皆本。明中后期以后,士、农、手工业和自由职业者等社会各阶层,纷纷从事或参与商业。当时有人就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从这一记载看,当时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从商是谋生正当职业这一观念。明嘉靖年间的休宁商人汪弘甚至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商人对社会的作用远胜于那些整天纵情山水、无所事事的儒士。
上一篇:《儿出当为国,吾为家以庇焉,欲令内顾分其心邪?》原文翻译|感想
下一篇:《汝毋要名,毋希上官之旨,唯廉唯勤,唯镇之以静,而抚之以宽勉之行矣》原文翻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