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有生以来惟膺“天理”二字,五常万善莫不由之。
【译注】
膺:接受。天理:儒家把天理看作本然之性。程朱理学将天理引申为“天理之性”,是“仁、义、礼、智”的总和,即封建的伦理纲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5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善:好的行为、品质。由:顺随,听从,归属。
我一辈子衷心信服理学家们所说的“天理”二字,儒家的仁、义、礼、智、信5种道德规范以及诸多道德品格无一不是从这“天理”二字推导出来的。
这是徽商胡仁之告诫子孙所说的话。
辑自《大泌山房集》卷73《胡仁之家传》。
【感悟】
天理就是良知。儒家说“人性本善”,“君子”是那些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善良本性的人,而“小人”则是指那些轻易地就丢弃自己善良本性的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类的本性与良知正在遭遇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益”向其挑战,“智慧”向其挑战,“理性”向其挑战,于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圈子里,许多人竞相摆脱道德良知的束缚,在物质化、功利化的潮流中全力以赴地追求更多的创新,追求更大成功,追求更多的财富,却完全不顾那良知早已经蒙上尘垢,心田早已经枯竭干涸,生命之树早已经凋落枯萎。然而,良知是上天赋予人类珍贵无比的财富,良知构成道德,而道德之坝一旦决堤,人类社会既无法修复溃堤,也无法承受决堤之后的巨大灾难。因此,良知是社会的底线,需要众人一起坚守。
【故事链接】
明代歙县胡仁之在嘉禾经营米业,一次遇到饥荒之年,在“斗米千钱”的情况下,同行纷纷乘机抬高米价并掺以泥沙,谋取暴利。唯有胡仁之不仅不愿在粮谷中掺杂兑假坑害百姓,而且仍然以原价供应优质大米。胡仁之此举赢得了世人的敬重。
【延伸阅读】
先秦时期,“天理”这一概念在儒家那里主要是指人的本性、天性,在道家和法家那里则主要是指自然的法则。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乐记》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北宋二程(程颢、程颐)认为:“灭私欲则天理明。”到了南宋时期,朱熹进一步提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近代以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饱受批评和抨击。后人评判宋明理学时,通常都责难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禁锢了人的自由等。然而实际上,朱熹是主张明理见性,朱熹认为,人容易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本性,不能体悟到天理,而要想认识天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朱熹实际上也是接着孔孟的话说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差别虽然大,但是一开始的本性却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因素把人改变了。孟子则明确提出人性本善,也就是说,人先天都有仁爱之心,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是人的后天的私欲改变了人,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知性知天”,主张“养心寡欲”,通过修身养性,超越自我,实现“真我”,认识自己真正的本性和天性。孟子还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先天的仁爱之心。在这方面,朱熹的思想与孔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其实也就是希望人能够多留存仁爱之心而尽量去除自私自利之念。
上一篇:《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原文翻译|感想
下一篇:《荣华非可侥得,无逐于倘来》原文翻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