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闻均无贫,故必适均而办之异;和无寡,故必参和而统之同。
【译注】
均:平分。适均:均等。异:不同。和无寡: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参和:三者合一。参,加入在内,参与;和,相安,谐调,和睦。统:总括,合而为一。
我听说孔子有句话叫做“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所以一定要让我们仨兄弟都拥有均等的财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处理财产;孔子还有句话叫做“团结和睦,便不会觉得人少”,所以一定要让我们仨兄弟之间团结和睦、齐心协力、同心同德。
这是歙县阮弼将自己经商财富等分为三,分给自己的两个兄弟后所说的话。
【感悟】
贫与富是相对的。一个国家贫穷一点可能没有多大问题,有限的财富平均开来,谁也说不上富,谁也算不上贫,贫富都是相对而言的,失去对比,就没有了贫富之差,也就没有了富的骄奢、穷的嫉恨;人与人和和气气,就没有特别孤立、孤独的人;安定了,国家各方四平八稳的,就没有倾倒坍塌可言。穷一点,只要政治清明、和谐安定,百姓就可以过安稳的日子,国家就可以渡过难关。但贫富差距大,社会动荡不安,安居乐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故事链接】
阮弼在芜湖经商发家致富以后,积极提携乡人,帮助乡邻共同致富,他不遗余力。“业儒,则佐之儒;材可贾,则导之贾;能独立,则授资而薄其息;能从游,则授糈而冀其成。”
阮弼开创浆染帝国获得成功后,“买田置地,大建宅第”,并派华车良驹回徽州老家把年迈父母接到芜湖,享受天伦之乐和人间荣华富贵。阮弼不仅孝敬父母,还不忘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善待两兄弟。他把自己全部家产均分为三,兄弟三人各得其一。看到长子如此分产,阮弼父母欣慰之余仍劝道:“儿啊,你不必如此分家呀,你今天的成就都是你辛苦打拼得来的,你两个兄弟衣食无忧就已然知足了,干吗还要均分呢?”阮弼的二弟、三弟也觉得不好意思,纷纷辞谢说:“大哥你一人在外打拼,我们兄弟两人既没出钱也没出力,怎么能和你平分呢?万万不可啊!”阮弼不为所动,最终均分家产兄弟三人各得其一。
【延伸阅读】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认为,对于国家来说,不怕贫穷,就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就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也就没有所谓贫穷;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就不会感到人少;社会安定,也就没有灭亡垮台的危险了。孔子还认为,国家应当以政治清明和安定为基础,对于那些惹麻烦、不愿归服的远方国家或民族,要以仁义道德的力量和政治的手段吸引感化他们。吸引感化后,就以善心好好地安顿他们。
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在现代社会经常受到人们的批判。人们会说平均主义会造成普遍的懒惰,会使整个社会失去进取心,永远停滞在贫穷的阶段。而“不均”即不平等则可以刺激人们去竞争,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最终可以使整个社会摆脱贫穷。其实,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孔子的“均无贫”观点并非没有道理。
根据孔子的观点,只要“不均”存在,“贫穷”也就无法避免。过去人们认为,饥荒和贫穷主要是由于资源的匮乏、人口的增多,造成了粮食的绝对短缺所导致。人口的增长和自然灾害的出现,确实会使一个国家人均粮食拥有量有所下降,乃至引发饥荒,但这只是部分的原因。因为尽管资源匮乏、人口增加,但是农业技术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的重新组合,等等,本来是可以为所增的人口提供所需的粮食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资源太少,而在于由太少的人占有和控制着太多的资源。即使在那些发生饥荒的国度,如果能将当时所有的粮食进行平均的分配,也还是能够为人民提供基本口粮,不至于饿死太多的人。20世纪60年代,在孟加拉地区饥荒高峰时期,该地区的粮食却仍然在出口。这一现象说明,问题绝不只是粮食的短缺,更重要的是当时那些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的民众,对那些出口的粮食没有支配权,因为那些粮食控制在少数不愁吃不饱肚子的富人手中。由此可见,饥荒和贫穷往往是由于对资源的控制和分配的不平等造成的。
受孔子“均无贫”思想影响,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几乎都花大力气试图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抑制地主经济的发展,保护自耕农的利益。历代田制改革措施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农民起义打出的旗号往往是“均贫富”,一些贤明的皇帝、宰相,往往也在“均贫富”方面采取一些措施,这些措施打击了大地主兼并势力,客观上对广大农民有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古代社会急速走向贫富两极分化,同时也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所以,中国在17世纪以前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大一统、遏制分裂、缩小贫富差别等的努力和措施,其实是明智的和有效的。
上一篇:《丈夫志功名为国家作梁栋材,否亦宜效毫末用,宁郁郁侪偶中相征逐以终老耶!》原文翻译|感想
下一篇:《士不得已而贾,寄耳若龌龊务封殖,即一钱靳不肯出,真市竖矣》原文翻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