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君子求诸①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①诸:之于。
【释子】君子有事靠自己,小人则求之于别人。
【点评】这是君子与小人的最大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论语·卫灵公》
猜你喜欢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橘子因橘而生》原文与赏析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先后者天也……在我为先者,在物为后;在今日为后者,在他日为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有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昔齐桓好衣紫,阖境不鬻异采;楚庄爱细腰,一国皆有饥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关于《沉着》见解、观点和看法
- 一门人向予数四穷问无极、太极及理气同异、性命精粗、性善是否。予曰:此等语,予亦能剿先儒之成说及一己之谬见以相发明,然非汝今日急务。假若了悟性命,洞达天人,也只于性理书上添了“某氏曰”一段言语,讲学衙门中多了一宗卷案。后世穷理之人信彼驳此,服此辟彼,百世后汗牛充栋,都是这桩话说,不知于国家之存亡、万姓之生死、身心之邪正,见在得济否?我只有个粗法子,汝只把存心制行、处事接物、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本小节都
-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歇后语《木鱼命,天生是挨打的》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关于人道的名言名句,人道的名人名言,人道名言警句大全
-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 歇后语《金钱垫香炉,各抱一条腿儿》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关于《爱情名言大全·爱情价更高》的名人名言
- 《可以托六尺之孤。》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