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恭者不侮①人,俭者不夺②人。
【注释】①侮:侮辱。②夺:掠夺。
【释义】谦恭者不侮辱别人,节俭者不掠夺别人。
【点评】节俭的人往往不靠掠夺手段致富。
参考文献
《孟子·离娄上》
猜你喜欢
-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失长厚之心;扬人之恶,愈有的据,更形刻薄之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酌人之言,补己之过.》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明主爱一颦一笑。》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歌声宛转色娉婷,种种春光无不有.》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檐喧犹有燕,陂静未来鸿.》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歇后语《大花蛤蟆跳到脚上,咬不咬的,先吓一下子》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古之从仕者养人,今之从仕者养己
- 《咏史(尚有绨袍赠)》少儿唐诗鉴赏
- 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句解读与赏析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原文与赏析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宫室器械,周于资用,不事玩好,则入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教民节俭,则财用足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