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从节俭,以厚风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务从节俭,以厚①风俗。
【注释】①厚:淳美。
【释义】务必推行节俭,以便使社会风气淳美。
【点评】节俭的社会风气是古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
参考文献
《明史·礼志九》
猜你喜欢
- 《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谨未若不行而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 自非生知之圣,未有言而不思者。貌深沉而言安定,若蹇若疑,欲发欲留,虽有失焉者,寡矣。神奋扬而语急速,若涌若悬,半跲半晦,虽有得焉者,寡矣。夫一言之发,四面皆渊阱也。喜言之则以为骄,戚言之则以为懦,谦言之则以为谄,直言之则以为陵,微言之则以为险,明言之则以为浮。无心犯讳则谓有心之讥,无为发端则疑有为之说。简而当事,曲而当情,精而当理,确而当时,一言而济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谓修辞之善者。其要
-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烟吐白龙头宛转,扇开青雉尾参差》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风马牛不相及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名定而实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圣贤只在与人同欲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便是圣人。能近取譬,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便是贤者。专所欲于己,施所恶于人,便是小人。学者用情,只在此二字上体认,最为吃紧,充得尽时,六合都是一个,有甚人己。
-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关于《诱饵》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实未至而声先驰.》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周南》之诗,其志美,其道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布信义,行节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