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能力创造明天
一个人不为未来做好准备,就很难做好今天。
——马云
2013年1月15日,时年49岁的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发布公开信,宣布当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CEO,并在5月10日确定新的CEO人选。虽然他在离任后仍然是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主席,但这个消息还是在舆论界引起了一片哗然。
在这封给员工的信中,马云写道:“从心底里,我佩服今天的年轻人。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幸。今年,阿里绝大多数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领导者将会退出管理执行角色,我们将把领导责任交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同事们。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未来,更有能力创造明天。”
马云表示自己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主要负责阿里巴巴董事局的战略决策工作,协助新的CEO处理组织文化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事,“并将会和大家一起加强和完善阿里的公益事业”。
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马云还写道:“做自己能做的,配合好比我强的人的工作是今天的我最应该做的事。”
很多人还是很好奇:马云为什么要辞掉CEO的工作?
事实上,在阿里巴巴进行架构调整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马云将辞去CEO工作的蛛丝马迹了。2013年1月10日,在阿里巴巴公布的架构方案中,集团对原有业务决策和执行体系进行了调整。两个分别由董事局和CEO负责的新部门——战略决策委员会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将构成阿里巴巴的新体系。
显而易见,如果马云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的话,他将掌握决策和执行两个机构的实权,那么上述的新架构调整也就没有意义了。近几年来,马云早已很少过问公司内部的具体运营事务了,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企业战略和组织文化上。
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决定离任CEO很容易引发外界的猜想。果不其然,这个消息被外界误解成了马云要退休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马云只不过是“退而不休”罢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这个年龄还是常规意义上年富力强的时候,我绝无偷懒之想法”。
说马云辞任,就不得不提马云的接班人。接班人制度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组织管理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与公司一起存在至今。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必须成为每一级主管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一制度要求管理者们必须要把自己的管理心得、思路以及对未来管理形式的探索言传身教,“传帮带”传授给年轻的管理者,以帮助他们能更好地进入下一代管理层。
因此,阿里巴巴为了把接班人制度落实到位,还效仿政府机关设置了“组织部”。此“组织部”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干部制度,关注干部的成长和企业文化的传承。
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组织架构变革,这是集团自1999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架构变革。变革的内容是:在除支付宝、阿里金融等业务外,将整个集团拆分成25个事业部,这也就意味着把这个巨型商务帝国分割成了一个个小王国。并且,还把业务决策和执行体系调整成为分别由董事局和CEO负责的战略决策委员会、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组成的新体系。
2012年10月,马云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已经谈到了关于他培养继任和隐退的问题。当时,马云就说:“我已经退了一大步了。但是我的退跟以前想象的不一样,跟职业经理人的退不一样。去年一年来,我在公司没待多少天,但作为从里面出来的旁观者,可能需要跟他们讲一讲,然后再向后撤一撤。这样他们也舒服,我也舒服。”
早在2008年,马云就已经开始培养下一任领导人了。同年,在回答稻盛和夫关于马云是否会退居二线问题的时候,马云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为未来做好准备,就很难做好今天。”
马云辞任CEO后,依然还是集团的董事长。无论谁是新任CEO,阿里巴巴都一直是与马云联系在一起的。即使马云辞掉董事长的职位,这也无法改变“阿里巴巴=马云”这一关系。
在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进行架构调整之后,马云将25个事业部分别交给姜鹏、张勇、张宇陆等9人负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些“封疆大吏”们拥有了足够的自主权。当然,这也正是马云所要的结果。
在给员工的信中,马云就表现出了这一意愿:“把大公司拆成小公司运营,我们给市场、给竞争者更多挑战我们的机会,同样是给我们自己机会。我们永远坚持各事业部以客户和用户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为只有他们的利益最大化,才有我们自己的利益和存在的价值。这次的拆分,我们希望组织结构松而不散,汇报给谁以及权力有多大不重要,但人和事、热爱和责任、信任和协同显得越来越重要。”就这样,马云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完成了从企业领袖到精神领袖的角色转变。
有句话说,让自己成为江湖神话的最好方法,就是消失于江湖。熟谙武侠的马云虽然无意于让自己成为“神”,但随着未来他逐渐从人们视线中隐退,他也就逐渐被人们神化了。
一个人一旦成为精神领袖,就可以更多地谈论理想了。
“我自己觉得,中国的企业家很多都没有好的下场,事实也是,历史也是。历史不会因为今天而改变,会有仅存侥幸的人,毕竟不多。这并不是悲观,知天命者才能乐观。知道结局的人才能真正乐观。跟年轻人讲没有用,只有到一定年龄阅历的人,才能讲这句话。我马云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所以我很乐观地看待这些。干呗,反正最坏也就是这个结局嘛。这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你不知道结局的乐观,那是盲目的乐观。我们要乐观,但不能盲目乐观。所谓知天命就是你看到了结局,仍为之。何为无为而治?无为,无乃空也,仍为之,这才是人生。知道结局很悲观,还要去干,才是高手,那才叫境界。这是我的理解。”
上一篇:以退为进的精妙布局
下一篇:信任是用钱无法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