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屈原《楚辞·天问》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提出了“一蛇吞象,其大如何”的疑问。明·罗洪先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捕蝉”诗句。
《山海经》首先提出了巴蛇能吞象这一奇闻。紧接着屈原提出了吞象的蛇该有多大的疑问。因为象太大了而蛇竟去吞它,因而人们把蛇吞象比作贪得无厌,因而产生了罗洪先的诗句。
上一篇:《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