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有过,乃及邻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一人有过①,乃及②邻里。
【注释】①过:过失,犯罪。②乃及:于是就涉及到。
【释义】一个人有过失,往往会涉及到其邻里之人。
【点评】古代实行连坐法,故一人犯罪殃及邻里。
参考文献
《太平经合校·佚文》
猜你喜欢
- 《无过即功 无怨即德》原文|译文|文言文翻译
- 《逐兽者,目不见太山。尝欲在外,则明所蔽矣。》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守正直而佩仁义。》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夫志,气之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送沈子福之江东》少儿唐诗鉴赏
- 处世名言·忍经—元吴亮《拔藩益地》原文|译文|赏析
- 《为士大夫者,亦不受制于人,可以勉而为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小人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智)则攫盗而侥,愚则毒贼而乱;喜则轻易而快,忧则挫而慑;达则骄而偏(褊),穷则弃而累(傫);其肢体之序,与禽兽同节,言语之暴,与蛮夷不殊,出则为宗族之患,入则为乡里之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碧落敛云峰影满,秋溪凋叶瀑流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疾恶如仇,闻善不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邻人垣坏,获束帛内皆白金、簪珥也。...
- 隋主受禅以来,与陈邻好甚笃。|什么意...
- 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民和众,通商...
- 连结奸恶,断绝邻好,征兵保境,纵盗侵...
- 今国是大定,邻好胥穆,犹泰山而四维之...
- 亲友或有不睦邻里,或有不淳,我则以仁...
- 不卑词厚礼以睦邻。|什么意思|大意|...
- 修己睦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辞人之家,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讫,...
-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什...
- 邻人垣坏,获束帛内皆白金、簪珥也。恕急还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人远游,寄金二十两。后遇凶岁,凤仪饥且死,嘱其妻曰:吾若先死,汝当埋金土中,以俟其归,勿动分毫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人与争屋基,即拆屋让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淳化镇闻邻人以债迫弃妻,即倾囊赎还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人张永贵贫,鬻妻,生母怜之,生为典衣以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安阳郭阁老从不与人竞,邻人化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里乡党,比户而居,小儿女或相触犯,事理之常,可恕则恕之,必不可恕,告其父兄,自当处置。遽加以恶声,于理毋乃不可。|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轻绝邻好,是反复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执君命圭,以通邻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敦邻好,不睦亲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中士乃为邻里所爱,邻里共赐之遗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