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有过,乃及邻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一人有过①,乃及②邻里。
【注释】①过:过失,犯罪。②乃及:于是就涉及到。
【释义】一个人有过失,往往会涉及到其邻里之人。
【点评】古代实行连坐法,故一人犯罪殃及邻里。
参考文献
《太平经合校·佚文》
猜你喜欢
- 《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倚栏香径晚,移面太湖秋.》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学者只看得世上万事万物种种是道,此心才觉畅然。
-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 关于《单纯》见解、观点和看法
-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意气用事 难有作为》原文|译文|文言文翻译
- 酒者,五谷之华,味之至也,亦能损人。然美物难将而易过,养性所宜慎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暑销嵩岳雨,凉吹洞庭波.》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自尧舜以至于途之人,必有所以汲汲皇皇者,而后其德进、其业成。故曰鸡鸣而起,舜、跖之徒皆有所孳孳也。无所用心,孔子忧之曰:“不有博弈者乎?”惧无所孳孳者,不舜则跖也。今之君子纵无所用心而不至于为跖,然饱食终日,惰慢弥年,既不作山林散客,又不问庙堂急务,如醉如痴,以了日月,《易》所谓“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果是之谓乎?如是而自附于清品高贤,吾不信也。孟子论历圣道统心传,不出“忧勤
- 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以为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既天下之人莫不从教,小人修身,君子明道,故贤能群聚于朝,良善成风于下,礼义大行,习俗粹美,刑罚虽设而不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邻人垣坏,获束帛内皆白金、簪珥也。...
- 隋主受禅以来,与陈邻好甚笃。|什么意...
- 宜还崇邻好,申其盟约,安民和众,通商...
- 连结奸恶,断绝邻好,征兵保境,纵盗侵...
- 今国是大定,邻好胥穆,犹泰山而四维之...
- 亲友或有不睦邻里,或有不淳,我则以仁...
- 不卑词厚礼以睦邻。|什么意思|大意|...
- 修己睦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辞人之家,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讫,...
-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什...
- 邻人垣坏,获束帛内皆白金、簪珥也。恕急还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人远游,寄金二十两。后遇凶岁,凤仪饥且死,嘱其妻曰:吾若先死,汝当埋金土中,以俟其归,勿动分毫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人与争屋基,即拆屋让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淳化镇闻邻人以债迫弃妻,即倾囊赎还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人张永贵贫,鬻妻,生母怜之,生为典衣以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安阳郭阁老从不与人竞,邻人化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邻里乡党,比户而居,小儿女或相触犯,事理之常,可恕则恕之,必不可恕,告其父兄,自当处置。遽加以恶声,于理毋乃不可。|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轻绝邻好,是反复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执君命圭,以通邻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敦邻好,不睦亲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中士乃为邻里所爱,邻里共赐之遗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