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齐国相国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听说晏子的口辞很好,就和底下的人商量一个办法,想借此侮辱一下晏子。晏子到来后,楚王设宴招待他。席间故意捆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这人是干什么的?小吏说,是个小偷,齐国人。楚王对晏子说,齐国人原来长于偷盗?晏子站起来说:“婴(晏子的名)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本段原是楚王以小偷为齐人一事来侮辱晏子,晏子说,齐国百姓在齐不偷,入楚则偷,大概是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这样反过来使楚王感到难堪。淮:淮河。枳:zhí,极难吃的一种水果。本条两句:橘树生长在淮南,结的是香甜可口的橘子;生长在淮北,结的是又酸又涩的枳子。比喻人在齐国都是好人:一到楚国,就都成了小偷。借此反过来使楚王陷于被动。
上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