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国耳①忘家,公耳忘私。
【注释】①耳:而。
【释义】为国而忘家,为公而忘私。
【点评】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格啊!
参考文献
班固《汉书·贾谊传》
猜你喜欢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赏不逾时 罚不迁列》原文与赏析
- 歇后语《逆风点火自烧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万里绿阴堪作帐,一枝不许赠行人.》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处世名言·菜根谭—明洪应明《明世看破·识得本体》原文|译文|赏析
- 既同和氏璧,终有玉人知
-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原文与赏析
- 歇后语《瘦猴的屁股朝天,自己挂红》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关于《压迫》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人行烟霭长桥上,月出蒹葭漫水中.》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圣人没自家底见识。
- 《为国者终不顾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学者自欺之患,莫大于以能言者为己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素波凉晕淡曾城,怊怅三年此夜情.》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特)以快一时之论,而不自知其祸之至于此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政宽则民慢。》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