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为苟存,不为苟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君子不为苟存①,不为苟亡②。
【注释】①苟存:苟且偷生。②苟亡:轻易死亡。
【释义】君子不能苟且偷生,也不能轻易死亡。
【点评】仍然强调要死得其所。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梁习传》裴松之注
猜你喜欢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往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处世名言·小窗幽记—清陈眉公《险奇—时·常者永世》原文|译文|赏析
- 关于人生历程·价值的名人名言大全
-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霜日倒芒梢,篦筠劳束勒.断送山野村,参陪尘土役.》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初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米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歇后语《一头放火,一头放水》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宁开怨府,无开恩窦。怨府难充而恩窦易扩也,怨府易闭而恩窦难塞也,闭怨府为福而塞恩窦为祸也。怨府一仁者能闭之,恩窦非仁义理智信备不能塞也。仁者布大德不干小誉,义者能果断不为姑息,礼者有等差节文,不一切以苦人情,智者有权宜运用,不张皇以骇闻听,信者素孚人,举措不生众疑。缺一必无全计矣。
- 歇后语《羊触藩篱,进退两难》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歇后语《细麻秆充大梁,不是那号料》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士君子澡心浴德,要使咳唾为玉,便溺皆香,才见工夫圆满。若灵台中有一点污浊,便如瓜蒂藜芦入胃,不呕吐尽不止,岂可使一刻容留此中耶?夫如是,然后溷厕可沉,缁泥可入。
- 《五十而知天命.》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君子不亮,恶乎执。》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