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宁为有闻①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注释】①有闻:有名声。
【释义】宁愿轰轰烈烈地去死,不愿默默无闻地活着。
【点评】这也是一种志向和气节。
参考文献
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
猜你喜欢
-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思随江鹤远,心寄海鸥闲》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愈进修愈觉不长,愈点检愈觉有非。何者?不留意作人,自家尽看得过;只日日留意向上,看得自家都是病痛,那有些好处?初头只见得人欲中过失,到久久又见得天理中过失,到无天理过失则中行矣。又有不自然、不浑化、着色吃力过失,走出这个边境,才是圣人,能立无过之地。故学者以有一善自多,以寡一过自幸,皆无志者也。急行者只见道远而足不前,急耘者只见草多而锄不利。
- 《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杀身者不是刀剑,不是寇仇,乃是自家心杀了自家。
-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蔡襄·过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 歇后语《满脑瓜子浆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少年衰老与花同.》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关于《事业·处世》的名人名言
- 《夫法令者所以诛恶,非所以劝善.故曾、闵之孝,夷、齐之廉,岂畏死而为之哉!教化之所致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才虽美,不敢以自骄;善未至,不敢以自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古者易子而教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之善不善,自为祸福焉,非天与地能祸福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挺节无秽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蠲浊流清,废贪而立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